學生時代,我還不明白錢的重要性,當大人們總是期望我讀書好,將來賺大錢的時候,我不以為然回應:錢能有什么用?
沒錯,我那時有的只是夢想和對將來的憧憬,在懵懂的歲月里,那些世俗的事物是會污染純真的思想的,所以對于錢,對于不是我生活必需品的錢,并不存在好感。
而每天聽到周圍關于錢的嘮叨,也讓我越來越深惡痛絕,揮揮手,我不需要,以后也不崇拜~
長大了,慢慢長大了,畢業了,工作了,要自己安排生活了,所有的事情都涉及到錢了,都世俗化了,完蛋了——被同化只是時間的問題。倔強了悠悠歲月,迷茫了美好生活。
每天,從睜眼到睡覺,都在計算著花銷和收入是否成正比,有沒能存到一兩塊錢明天改善一下生活,或者再努力十天半個月買雙新鞋子。
雖然以前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狀態,也是拒絕的,但現在身在其中無法自拔,只能不斷地鞭策自己,甚至花了錢逼自己一定要去完成某些容易拖沓的事,真的好像別無他法。
有個朋友在還沒有籌到首付的時候,已經簽下房子的合同了,然后他就不得不去四處籌錢,能拿的能借的能擠的都不放過,一點點的希望也是可以奔放出多多的現金的。
他說有一套房子就安定了,不用再過漂泊的日子。
沒錯,錢可以掙,但是心安是買不來的,這應該也算是一樁劃算的買賣,買來的是情感思想地位的轉變,當然也買來了沉重的債務,他要讓自己有穩定的更高的收入來彌補財政上空洞,而心中的空洞已經填好。
我也曾經告訴自己,要去報名考各種證,有一技之長就不怕沒飯吃,只是遲遲不肯付諸行動,總有各種借口,最常用的就是“忙”“沒時間”“再等等”,直到兩年時間過去了,依然沒有開始的跡象。
終于有一天,我心血來潮去給自己報了個班,錢交了課必須上,上完了課感覺考試在即,都沒時間復習,又在猶豫要不要去報考,對,交了報考費,就沒有借口了。
有時候,花錢真的是可以治得了懶癌的!
隨著年齡漸長,人也越懶,因此需要的錢就越多,雖然已經忘了曾經美好的初衷、遠大的理想,但在現實的世界里,我們走得越來越安穩,越來越遠,也越來越需要更多安身立命的資本。
其實錢是最不值錢的東西,換來的物質享受可以滿足生活需求,精神享受卻是無限量的收獲。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比錢來得珍貴。
你有錢?我有生活,要換嗎?
我有病,你有藥嗎?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