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去哪都要測一下手腕,這幾個月可能把半輩子的體溫都量完了吧!小中醫觀察到身邊的家人朋友普遍都有體溫偏低的情況,相信現代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體溫基本在36度左右甚至是35度。在中醫看來,這就是典型的陽氣不足,身體內臟腑溫度普遍偏低。你去對比健康小朋友的體溫,就知道小朋友的陽氣有多充足了。
有研究團隊發現,不到200年間人類的體溫下降了0.4℃,以前正常體溫為37度。而體溫偏低的話身體的免疫力也會降低,有科學家提出,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就會降低30%。體溫低還會引起一系列的慢性疾病,目前大家最關心的恐怕就是免疫力問題吧!那現代人為什么體溫降低了呢?
1、生活環境原因:科技的發展,造福了人類也改變了生活的環境,冬天吹暖氣夏天吹冷氣,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空調。長期處于空調房減少了出汗,體溫調節中樞對外界溫度的敏感度降低,從而影響體溫的變化。
2、生活方式原因:俗話說“懶使人創造力倍增”,行業的更新迭代使得人們生活更為“懶惰”,外賣、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生活質量是高了,人的運動卻少了。運動量減少,肌肉含量降低,基礎代謝隨之降低,也會導致體溫的變化,唯一提高的恐怕就是慢性疾病發生的幾率。
3、心理健康原因:中醫講情志影響體質,西醫講心情影響消化和代謝。現代生活壓力的增加也是導致體溫降低的原因,人在心情不好的狀態下會自我保護,開始分解肌肉、囤積脂肪,這也是為什么心情一旦不好就容易長胖的原因。久而久之,這種激素分泌過多,內臟脂肪增加、肌肉減少,代謝降低,體溫也就低了。
那體溫偏低的人該怎么辦呢?有沒有什么既省錢又舒服的方法?有!要想體溫正常,就要補陽氣,那就少不了艾灸啦!從古代開始,扶陽氣最好的方法就是曬太陽,太陽被叫做“天之陽”,當太陽光不夠的時候,就要找“人間小太陽”——艾灸了。
建議體溫偏低的朋友可以多灸以下幾個穴位:
1、大椎穴、風門穴、身柱穴、命門穴
2、神闕穴、關元穴
如無特殊疾病的可每天取3~4個穴位,每個穴位溫灸20~30分鐘。神闕、關元可每天灸,因這兩個穴位可調節陰陽平衡,補陽氣。需要提醒的是,艾灸不可過量,也不可以只艾灸上半身,現代人普遍上熱下寒,只艾灸上半身容易引起上火。有特殊疾病的朋友如果要艾灸保健,建議咨詢專業的中醫,根據自身體質選擇艾灸保健。
(注: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