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思考,不成活 | 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第五章讀書筆記

“想那么多累不累啊?”這句話經常古怪的從靈長類動物中的某些嘴中脫口而出。

李笑來老師在這里引用了大哲學家羅素的話,“很多人寧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實上,他們確實死的很快。”太多人堅持懶得思考,然后用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

在生活中不樂于思考的人太多了。他們最初在無思考意識的時候沒做過任何決定,而是經由家長全權代勞,在學堂上不去認真思考老師留下的作業題,經常將別人的思考成果囫圇吞棗到自己的作業本上,假裝自己昨天晚上認真思考過了。考試的時候也是如此,想盡辦法讓老師同學家長覺得前半個學期自己都在認真的思考和領悟中度過。當學生時代即將結束,他們當然不肯思考自己該選擇一個什么樣的大學什么樣的專業,以后出路如何,這些東西當然是別人決定自己心里踏實一些呀。稀里糊涂的過了二十幾歲,真到了工作崗位上才發現,原來不經由自己思考由他人建議下的自己的生活完全要由自己來過(盡管艱辛無比),和他人其實毫無關系。

<把時間當作朋友>李笑來著

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因為已經養成了不肯思考的習慣,所以他當然不會從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或是幫老板分憂,或是擁有離開當下工作環境的能力,因此只能在工作中無窮的忍受和抱怨。

接著,他有了女朋友,你猜他會不會站在女朋友的立場考慮問題呢?你猜女朋友如果遇到難題會不會找他分憂呢?

接著他有了孩子,你猜孩子會以真誠的崇敬的目光來看待他嗎?你覺得孩子大了需要他拿主意的時候,他會有什么建設性的意見嗎?

他當然也不會考慮吸煙、酗酒、胡吃海喝這些及時行樂的行為會造成的一般后果,所以到了垂暮之年,他擁有健康的幾率,比那些懂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人,要低多少呢?為此,不僅僅是他自己,他的妻子,孩子,親人的幸福都要被他所拖累,最終他在無助與無力中了卻殘生。

當然,這是個幸運的人,因為他再不濟,遇到了一個能守著自己一輩子不離不棄的妻子,也可能,是他不幸的妻子,中途沒有找到背叛他的機會。他的一生,在所有的角色中都沒有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而是身邊所有人的負累。

當然,我們不能妄下決斷的說,這個人就不是一個好人,或者說他的一生就是失敗的一生,因為他的所有行為,既不違反道德,也不觸犯法律,不思考,并不意味著他好吃懶做、不懂感恩、見利忘義……

只是我們或許會忽略,他雖然懶得思考,可并不代表他沒有自尊,那么在他的一生中,諸如大學落榜、濫竽充數、被上級無情壓榨、被愛人嫌棄、被子女輕視、被同齡人邊緣的時候,他會感受到快樂嗎?懶得思考也并不代表他沒有意識,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階級永遠卑微到塵埃,沒有翻身之日的時候,當他發現沒有一個滿意的靈魂愿意靠近的時候,他的感覺是什么?當很多迫在眉睫的諸如父母生病、子女求學、子女結婚這樣的事情出現的時候,他難道也可以高高掛起不去惦記嗎?當他老了,他是不是要思考自己怎么能夠輕松地將笨拙的身體翻過去呢?自己該怎么忍受一會兒插管的疼痛呢?

那么現在,你還覺得懶得思考的人,活的比較輕松嗎?

時間不會耐心等你覺醒

古典老師在他的課上,曾經問過同學們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現在,上級要你組織大家開會,你會怎么做?慣常的想法當然是定好會議地址后邀請與會者出席唄。可古典老師又說,如果到了開會的時候,與會者沒有到,說沒有接到通知,那么是誰的責任?如果與會者來了卻不知道這次會議的內容,又是誰的責任?如果這次會議結束后會議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沒有達到,又是誰的責任?所以一個懂得思考的人,會首先和上級討論本次會議的議題,以及將要在會議上討論的問題。然后去聯系至少兩個和與會人數相對的會場。接著,她們會給受邀請出席會議的人發一份邀請函,里面包括會議的時間、地點、內容以及會議所在地的到達方式,邀請函的最后他會請與會者收到通知后明確回復是否能來參加會議。會議結束后他們會將會上討論的問題以及遇到的和預期不同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和領導說明會議的哪些目標已經達到,哪些正在努力,哪些遇到阻力需要解決,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是你,你會請哪一位做行政助理,哪一位做行政經理呢?

一個不善于思考的人與陌生人的飯局也許是這樣的:全程陪笑陪酒,全程無觀點,全程只和請自己吃飯的這個人說話,吃完飯拍拍屁股走人。而一個善于思考的人與陌生人的飯局也許是這樣的:問清今天的來賓都有誰,吃飯的地點在哪里,被邀請來的人和請客的人什么關系,請客的人請客的目的是什么,他邀請自己來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輔助請客的人,那么他會考慮這其中有沒有誰是和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或者現在想做的事情有關的。

上了桌他不會只吃飯,而是首先服務大家,幫每個人涮杯子,從遞杯子這一個小動作給全桌人留下印象,如果事先沒有點菜,那么他們接著會問大家吃菜有沒有忌口,邀請大家點菜之后,如果來賓都沒有意見,就請服務員給大家推薦特色的菜品,通過對飯桌上的男女比例來推斷要菜的數目和菜的味道,而不是讓點菜這件事情被推來推去,浪費很多時間。同時,在點菜的過程中,他會將自己點這個菜的原因說出來,再次加深大家對他的印象。接著,他開始毫不留痕的幫助請客的人達成請客的目的,細心照顧每個人的感受,同時了解在場所有人的好惡,這樣的話,下次請客的時候,他說上一句:“李哥,我知道你愛吃糖醋魚,這家味道最正宗,你嘗嘗看。”你們猜,如果有一天他有事情找到這位李哥,這位李哥會不會幫他?你們猜,如果下次還有這種大咖在的飯局,這一桌子人會不會想到請他來輔助?你們猜,他能不能一分錢不花的交下這些人?這些用生命在樹立個人品牌的人,你們覺得他離成為“李哥”,很遠嗎?李笑來老師說,要做一個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為這世界其實也有“心”。

電影《教父》里有一句臺詞說:“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無論你是否認同,善于思考的人,總是更容易成為塔尖上的人,而不善于思考的人,終究只能為這些人服務。

影響別人,和被別人影響

以下,將本章中,李笑來老師的主要觀點和經典句子整理如下:

(一)關于縝密思考和“迷信權威”

李笑來老師說,思考,更準確的說,獨立思考,只不過是從別人那里知道一個結論的時候,自己動腦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結論的過程有沒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結論到底有沒有道理的過程。

不善于獨立思考的人,就會經常性的“迷信權威”,可問題是,你所信仰的,到底能不能引領你走上正確的道路?到底能不能保證你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權威不一定正確,對正確的權威信息很多人的理解并不正確,權威很可能別有用心,更是很有可能并不存在!

而獨立思考的方式是:首先要了解,權威不一定等于正確。進一步要明白,就算權威正確,也只是權威表達了正確,而非正確屬于權威。最后要清楚,準確地說,權威只是權威,正確就是正確,它們倆到什么時候都不是一會兒事兒。

很多人說我也想做個思維縝密的人啊,可是懶得思考習慣了,現在想改變,該怎么做呢?

李笑來老師說,想做到思維縝密并不難,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原因無非兩個:

一、習慣性拒絕思考;二、不懂得應該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長期作用造成的。

想做到思維縝密很容易——從現在開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六個月如果覺得久就三個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輸的每一個念頭,甄別其中的因果關系,慢慢就會發現自己的甄別能力突飛猛進。實踐的過程中會收獲重重驚喜。其實,這就是重生的感覺。

(二)關于迷信所謂的“成功學”

李笑來老師還總結了如何避免盲目聽信所謂的“成功學”,擁有自己作為聽眾的智慧,能夠在平和的心態中分析、整理所獲得的信息的方法。

首先,成功者其實沒有必要、沒有義務,也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講述所有的細節;其次,幾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講述自己成功經歷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地夸大自己為成功所付出的代價,夸大自己曾經面臨和戰勝的困境,夸大自己最終成功的難度——他們這么做,一是為了保護自己,二是為了觀眾和聽眾的支持;最后,這種寶貴經驗即使正確,放到你的身上,也未必靈驗——最可能讓一個人誤入歧途的,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不了解。

所以李笑來老師說:與其關注成功者,不如反其道行之——努力從失敗者身上汲取經驗。

(三)關于更加縝密思考的輔助工具——語言

有助于形成更縝密思維習慣養成的語言:

“事實上……”

“……是一回事,……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

“……可是,這并不意味著……”

“……也許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解釋)。”

“……看起來像,可是……”

“……而事實上卻可能遠比看起來的更為復雜*(簡單)。”

“……然而,(這個論斷)反過來(陳述)卻不一定成立,因為……”

“……其實可能與……根本就沒有任何關系。”

“……和……之間不一定是單純的因果關系,他們也可能是互為因果。”

“……和……之間的比較也許沒有任何意義。”

“……其實不過是表面現象,其背后的本質是……”

“……有一個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盡管聽起來很有道理,然而卻完全不現實。”

有害于形成更縝密思維習慣養成的語言:

“本來(原本)就是嘛”——這種句式在生活中只用于找最后的借口。

“我認為……”——沒有人在意你的看法,大家想要的是事實。

“……難道就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嗎?”——為錯誤的觀點做最后的抵抗。

“我發現……還是很有一些道理的!”——把垃圾當寶貝的唯一理由。

“要是……就好了!”——最浪費時間最無用的表達后悔的句型。

愿你我在不斷思考中,不斷精進。過去的事情無法更改,現在的煩惱無濟于事,我們只要努力就好,因為只有努力,才可以使我們達到相對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愿你我,一直走在接近完美的路上。

7376~Aries~半夏光陰 橙子學院碼字島的第三篇作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