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每個人來說,現在是一個“大輸大贏”的關鍵時點,越是大家都困惑的時候,越是你必須做決定的時候。因為等形勢都明朗了,所有人都明白了,等別人跑到前面的時候,未來跟你就沒有什么關系了。
上面那段話,是羅振宇知識發布會的時候,曾鳴教授的一段話。
面對未來的眾多變化,再次把自己拉回到現實中的時候,看到的只是一成不變,每次看到的都是一塊毛玻璃,非常的模糊。對于鏡子外面的世界,我們試著再去擦了一下依然模糊。
玻璃后面就是未來,我么都知道誰先知道玻璃后面的世界,誰就占得了先機,想到未來,我又再次去擦了一下玻璃,可以依然模糊,我們該怎么辦。
看著身邊無數的人,應該是身邊大部分人,對于鏡子外面的世界是沒有任何感覺得。他們不會去追究那面鏡子后面是什么,玻璃就和房子中所有的墻壁一樣。因為到了時間,那面玻璃自然就會打開了。只是忙著眼前可以顧及到的一切,甚至還會去嘲笑那些一直在琢磨玻璃的外面世界的人。
可是玻璃外面才是真實的,人們只是被麻痹在房間里面,沒有任何的方向。
漸漸的,我們聽到有人鼓起勇氣打破玻璃,試著去看到外面是什么樣子的,玻璃很厚,唯一可以敲碎玻璃的就是自己的拳頭,這樣的人很有勇氣,也在打碎的玻璃種,窺探到了外面的世界,當然只有離這樣的人越近,那么才越可能從玻璃的碎片中看到外面的樣子。
可是大部分人,不要說對玻璃外的世界沒興趣,還逃避著玻璃,離玻璃都是遠遠的。應該說正是有了羅胖開始,我也開始嘗試著像玻璃的方向移動著,雖然玻璃對我而言,模糊的很,外面什么都看不見,但也試圖跟著那些打碎玻璃的人,感知到一下未來的氣息。
還好,羅胖沒有讓大家失望,不管有么有把玻璃敲碎,總能讓大家感知到未來的氣息,當下的我們對玻璃外的世界充滿著好奇。一直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
昨天曾鳴教授給出了不一樣的方法論,越是大家不知道玻璃后面是什么樣子的時候,越可能是自己的機會,既然能感知到未來的氣息,為什么不嘗試著做點什么事情呢?對于未來更多需要的是踐行,等到玻璃打開的一刻,大家都看清楚了,那么所謂的機會也就沒有了,最起碼機會也輪不到你了。只有我們離玻璃越近,就越有機會,當智者們敲開玻璃角落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外面的一丁點,也許什么也看不到,但是能感受到玻璃外面的空氣。我們已經跟著羅胖擠到了很多人的前面,難道就真的什么也不去嘗試一下嗎?就和未來的世界失之交臂嗎?其實周圍的人和我都一樣,都不確定未來的樣子,我們為什么不膽子再大一點,面對未來做點什么呢?
以前我們獲得的知識告訴我們等看清晰了,再去動手,可事實確是,大部人就是玻璃碎掉了依然踏不出去,玻璃外面應該很精彩,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