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義工走訪記事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8月14日 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育華學校 蘇雨馨
? ? 戴上一頂火紅的義工帽,跟隨著一群熱心的志愿者們穿梭于烈日下的大街小巷,去拜訪幾位需要幫助的人。
? 我們在一棟舊居民樓下遇見了要找的那位老人,老人似乎是早早地站在樓下等我們似的。穿著一身白色汗衫,后背汗濕了一片。佝僂著背顫顫地走上二樓,把我們領進他的老屋內。
? 我彎腰放下送給老人的電風扇,一邊打量著屋子,一邊支愣著耳朵聽義工阿姨與老人親切的談話。老人已年過八旬,獨自一人生活在這狹小灰暗的老房子里,沒有其他生活來源,主要依靠每月五百元左右的低保精心打算著生活。有人與他聊天,老人高高興興地在椅子上坐下,板著手指叨叨著柴米油鹽、水電煤氣的花銷,神采奕奕,眼角勾起向上的皺紋。
? ? 當義工阿姨臨到告別,詢問他還有什么我們可以幫到他的時候,老人連連揮手說“不需要,不需要”。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笑著:“唉,我還能動,等我哪天動不了了,再找你們。”
? 樸實的一句話:“我能動,就不麻煩你們了。謝謝!”出自一位耄耋老人之口。望著他簡陋的屋子,聽見這句話時,我突然有些不是滋味。八旬獨老,尚圖自食其力,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笑對生活?
? ?在去往第二家的路上,我從阿姨口中了解到那位少年的情況。他父母離異,隨患有精神病的父親一同生活。他與我一般年紀,只是十四五歲的少年罷了。
? ?遭到這般打擊,我心里揣度著少年的模樣。花樣的少年,怎能承受生命這般重負?恐怕......。
? ?不料,義工阿姨笑著描述那少年,說他性格陽光,待人熱情。雖然未與他謀面,但置身于他那干凈的幾乎空無一物的書房中,看早晨明黃的陽光映著書桌掀開書頁上那娟麗的字跡,我便覺得身心輕松。
?后面走訪的幾戶人,他們有的是孤寡老人,守著祖輩留下來的老屋;有的白發人照料精神疾病的黑發人,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有的生活沒有保障,苦苦與病魔斗爭。但無一例外,我至少看見了他們平靜的目光,甚至陽光的笑臉。
? 身處困逆,古之多矣。然處困而守之節,苦逆而篤之志者,有幾人哉?身處困境者固謂可憐,殊不知身處困境而心向陽光者,不謂憐,是謂可敬也。
?我們也許能力有限,給不了他們更多,但義工站了出來,不計個人得失,無私的奉獻。給他們的生活點綴上亮色,讓他們知道生活仍有希望,社會沒有忘記他們!
?今天,我們站出來盡一點綿薄之力,也許就能挽回一些破碎的心。明天會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加入我們的義工團隊。時時點亮心中的熱血,希望之火將在神州大地上綿延不息。
? 愿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乎?懷此大志,君子哉!
? ? ?而這些就是對我最好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