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
有人說,如果你活的膩歪了,活的不耐煩了,去一個地方,保證你能夠重拾生活的信心:菜市場。那里熱熱鬧鬧吵吵嚷嚷的煙火氣,攤主們此起彼伏的招呼聲,讓人不由覺得好像今天午飯吃什么是人生第一頭等大事。外面多少糟心事,在買一點新鮮的蔬菜和做一頓可口的飯菜面前,簡直就是個屁。曾經(jīng)住的地方,兩分鐘步行的時間有一個菜市場,每個周六早晨我都起的早早的去買菜,其實,最主要是去找活著的氣息罷了。
而有一個地方,恰恰有著菜市場的煙火氣,卻時刻提醒著你不由的思考人生的意義之類的課題:澡堂。澡堂應(yīng)該是在80,90年代存在于北方城市的產(chǎn)物吧?至少電影里面是這么演的:一群北方老爺們在熱氣滾滾的澡堂里面互相搓著背,謀劃著大事,或一言不合大干一架。而在00年代的魔都,記憶之中似乎只有再早期還有純粹的澡堂營業(yè),現(xiàn)在都改為泡溫泉了。反正等我到魔都之后,經(jīng)歷的澡堂也不過是學校的學生澡堂。
學校的澡堂,也即浴室,人員還是非常簡單的。滿是青春的肉體,大家都是小姑娘,大部分人還處于懵懂的害羞階段,若非對自己的身材非常自信,都是背對著人群匆忙洗完走人。清一色的青春肉體,其實差別并沒有大到讓人感概的地步。當然,也偶爾有瘦成排骨,抑或生理特征特別明顯的人能讓目光多喵兩秒鐘。等我讀博士的時候,由于每天工作到很晚,澡堂早就關(guān)門了。和幾個室友一合計,自己買了一個電熱水器裝在衛(wèi)生間,隨時隨地洗熱水澡(感謝TJ仁慈的自選宿舍制度,我們住在了有獨立衛(wèi)生間的公寓里),就再也沒有機會大規(guī)模的觀摩大規(guī)模的肉體展覽。
偶爾也有去泡溫泉,無論是室內(nèi)的還是室外的,但都是穿著浴衣,包著白色的浴巾走來走去。就跟大家相約一起去游泳的氣氛是一樣的,總體氣氛是歡快的。可是泡澡堂完全是兩碼事。
在經(jīng)過遙遠的學生時代的澡堂之后,第一次去泡澡堂是在臺北的陽明山下。閨蜜是個頗喜歡享受生活之人,聽聞臺北的溫泉聞名于世。于是我們捷運(臺北地鐵)倒公交再步行,終于到了陽明山下的日式溫泉館。待我們進入女賓區(qū),不由的驚呆了:滿是裸著的歐巴桑!這是什么鬼!這讓在國內(nèi)泡溫泉都是穿泳衣的我們著實嚇了一跳。有誰會在工作日的上午泡溫泉?除了我們兩個閑著無事的游客,可不是這些歐巴桑么?溫泉是帶著硫磺味道的好溫泉,可是日本人把空間的這種逼仄的應(yīng)用設(shè)計帶到了臺灣,這種設(shè)計把泡溫泉的人生生的圈在一起,讓我們無處可逃歐巴桑們的灼灼目光。當然,歐巴桑們皮膚上的褶皺和下垂程度各異的胸部,還有帶有歲月痕跡心事迥異的面容也被我們一覽無余。心里一邊斗爭著要享受溫泉的舒適,一邊抗拒著這種注視的尷尬,一邊猜想著各位歐巴桑的生平,一邊可怕的想到自己的老年時光。真是一副真實的人生年老場景的畫卷幻想曲。
大概是我們都漸漸走向衰老。在不遠的過去,閨蜜們,沒事去約著喝一杯,現(xiàn)在不知道怎么的,動不動,就約著去泡個澡。雖然號稱是**湯,但其實是名副其實的澡堂,只不過提供的服務(wù)更多更舒適而已。當然,由于處于都市,泡澡的人群分布比較正態(tài)分布。從黃口小兒和耄耋老人,以及占主流的中青年人群。大家三三兩兩的約著在冬日的黃昏去泡澡。無論是破腹產(chǎn)留下的傷疤,還是因奶孩子而下垂的胸部,還是由于缺乏運動而脂肪過多的后背,還是毫無發(fā)育的小朋友,大家似乎都已經(jīng)司空見慣。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不用使勁的去想自己的少年時光,邊上的那個小姑娘可能就是當年的自己,不用去想自己青春的模樣,那邊在換衣服的可能就是曾經(jīng)的自己,也不用去想哪些要生育孩子養(yǎng)育孩子的艱辛,那邊上哄小朋友的婦女就是將來的自己,也不用去想老了有多么可怕,那躺椅上的老嫗就是自己年老的身體模樣。在這樣一個空間里,大家躺在浴池里,互相聊著天,抑或什么都不聊,只是閉著眼去享受熱水沖擊身體的力度,來泄去在這個都市討生活而帶來的一身疲憊。而穿著衣服的服務(wù)員和穿著泳衣的幫客人搓背的挫澡工,反而是這個場景不和諧的一筆。
紅樓夢是一場戲?qū)憹M了人的一生,澡堂兩小時,多少也算經(jīng)歷了人的大半生。
沒事多泡泡。心態(tài)好!
(依然情緒崩潰性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