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沖掉一塊
歐洲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敲響
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首詩,雖然講的是歐洲,卻也能普及到每一個人,每一片區域上,沒有人能脫離社會而存在,那些做到脫離了的,不是喪失了某些機體功能,就是患有了嚴重的交往障礙癥。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共享著地球上的每一克氧氣,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脫離社會而獨居。五一小長假來臨,四處沸騰的人聲在宣示著我們是一個群體。
年少時我也想過,一個人靜靜呆著,無憂亦無擾,可細細想來,卻也不大現實。笛福筆下的魯濱遜就是最好的佐證,還有一個個狼孩……這一切都在昭告世人,人不可能離開集體獨自生活。每個人都有媽媽爸爸,兄弟姐妹,或者是三兩好友,再不濟,那也有過簡短交流的陌生人。與人的不斷交流訓練了我們的邏輯思維和口語交流能力,讓我們不至于退化。
回想過去,如果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那么,社會會怎樣呢?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強烈的地震給地表劃下了一道重重的傷痕,也給無數中國人的心里留下一道傷痕。即使已經過去了9年,可是那慘象依舊盤桓在我們的心頭。聊想當年,若人與人之間互有隔閡,各成一島,那誰會第一時間趕去救廣大的受災群眾?誰會降旗鳴笛為已故者默哀?誰會自發地捐助生活物資?若是人人都是一座孤島,那國將不國,家將不家。唯有相互照顧,團結成一整塊陸地,才能牢牢護住我們的國土,減少海浪的侵蝕。
有人說,國家太大,缺我一個也能運行。但是,古人常說:修身齊家平天下。就修身而言,自成孤島的人,注定不會關心他人,時間流逝,留下的,有自私,有隔閡。就家而言,自成孤島,只會使血緣關系更為淡泊,家人親情岌岌可危。
現在這個社會,物質越來越發達,物欲橫流,一不小心就會陷進去。當眼里只剩下利益的時候,又何嘗不是一座孤島呢?孤島不遠,只在一念之間。過去有過太多的教訓,只盼能真正叩擊國人的靈魂。
只愿有一天,我們素不相識,相逢在陌生的街頭,而我們,能給予對方,一抹溫柔的微笑。沒有孤島,只有緊密結合的祖國大陸,海浪的侵蝕也不能使我們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