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簡介
《桃夭》是一首賀新婚歌,即現在的婚禮進行曲。以桃樹起興,明艷的桃花、碩大的桃子、繁密的桃葉比喻新娘的美麗容貌、多子多福、人丁興旺。表達了對女子婚后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譯文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花兒開得紅燦燦。
這個姑娘嫁過門啊,定使家庭和順又美滿。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豐腴的鮮桃結滿枝。
這個姑娘嫁過門啊,定使家庭融洽又歡喜。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葉子長得繁密。
這個姑娘嫁過門啊,定使夫妻和樂共白頭。
情景之美
全詩三章,以桃起興,以桃花、桃實、桃葉做比喻,情景交融,層層深化。第一章用桃花來形容少女的美麗容顏,嬌艷欲滴,光彩奪目,清代學者姚際恒說,此詩“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灼灼燦爛的桃花更是映襯出喜慶熱鬧的婚嫁場面。桃花粉嫩嬌羞的姿態,又像是少女初開的心事,而花期的短暫,也正如少女的青春年華般,燦爛而易逝。第二章以累累的桃實形容女子婚后多子多福的場景,“有蕡其實”然后“宜其家室”,祝愿新娘早生貴子,孩子養的白白胖胖,家庭美滿幸福和順。第三章以繁茂的桃葉象征著家族的興旺景象。祝愿女子婚后不斷地開枝散葉,讓家族興旺繁盛、和順融洽。桃樹的自然生長與女子的人生相互輝映,渾然一體。
音韻之美
此歌在手法上運用迭章、迭句的手法,反復的詠贊,音韻繚繞。三個層次,層層加深,層層上升。語言平實,只改變幾個字,卻感到越是簡單,越是親切自然,越是平淡,越是意味深長。
語言之美
一個“夭夭”,一個“灼灼”就把桃花明艷動人的景象刻畫了出來,恰到好處又生動貼切,讀之朗朗上口,音美意美。一個“宜”字卻包含了和順、美滿等諸多美好的意義,簡單卻又深刻。一個“歸”字,表達出了女子身心的安放,人生的歸宿。
內涵之美
不僅女子的外在之美是人們所愛的,詩中“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是指女子內在之美,女子一生都在追求的幸福婚姻生活,是使夫妻和樂,家庭和順,家族昌盛。人們更看重的是女子善良賢淑的內在品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