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題目是:《心里沒目標,再怎么勤奮都白搭》,題目有點俗氣,但是卻最能概括我想說的話和表達的意思,所以,就湊合著用吧。
關于這個話題,我想起很久以前,大概發生在初中的一件事情,后來被老師們傳為笑話,當然,鄉下老師不懂尊重學生,但個體的具體行為確實有讓人覺得好笑的地方。
初有中那會班上有個同學,有一陣子特別勤奮,早上和公雞一起起床,天不亮就出門,灰蒙蒙的時候就到學校了,然后拿起課本作死的背,屬于那種不分什么書,什么課程,拿起就死記硬背的類型,而且和一般的死記硬背還有區別。一般的死記硬背盡管不理解,但肯定會想一些聯系,把這個要被的東西記住,但他的死記硬背就是完全的機械式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復的讀,讀,讀......
但勤奮了一學期,成績絲毫不見任何起色,后來,數學老師發現了問題,有一次數學老師故意走到那位學生跟前,聽他背書;然后大吃一驚,原來,那位勤奮不已的同學,連續背了5分鐘的: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且毫無表情,純粹機械重復,機械重復,機械重復。。最后,數學老師走過去,夸了兩句,說這個學生真用功,然后考他:“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多少度呀?”同學想了幾秒,然后回答:“三百六十度”。
數學老師頓時暴跳如雷!(一個脾氣挺倔的老頭),十幾個指頭栗子咄到同學頭上,從此,同學以后連機械勤奮都沒有了,最后還是早早就輟學了。
那時候我很詫異,為什么那么用功努力了,成績還是那么差,真的是因為太笨了嗎,還是其他原因?后來慢慢明白,學習是要用心用腦的,不是你看起來勤奮,就會有相應的收獲,只有真正心眼口腦手都到的學習,才能有所收獲。而要做到心眼口腦手都到,就必須先要在心里樹立一個目標!
大學有段時間,我就是處于一種無目標的狀態!但是我又是從小比較勤奮的類型,所以有那么一段時間,我進入了一種不想自己閑著,就一直很忙,但卻不知道為什么忙的狀態,然后,雖然自己每日奔波,身心疲憊,但卻沒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總是無數的荒廢時光的愧疚,以及愧疚之后的事倍功半!后來慢慢的自己發現了問題,然后制定目標,從簡單的開始,再逐步一步步完善,慢慢的找回了那種一步一個臺階努力,并能看到一定效果的狀態。這種感覺真的非常好!
工作后,也遇到身邊有很多這樣的類型的人!每天看他們都急匆匆的來來往往,但卻是沒有任何的績效產出,或者每天可以聽到他們講自己最近都在忙著做什么,卻內心覺得充滿恐慌和迷惘。我覺得這些應該也都是心里沒有目標的原因吧。
然后關于目標,也許有人會說,我有目標,真的有,而且是非常遠大的目標,但是我仍舊覺得沒有獲得勤奮之后應有的收獲!為什么?
為什么呢?從所謂人力績效管理的角度講,應該就是目標太籠統,無細分,沒有做分解,導致個人不清楚自己在當下的時刻,應該怎么做?但總覺得只要努力就是好的,然后毫無目標的勤奮,甚至南轅北轍的努力,最后一無所獲!
想起上次課上有個老師講的案例,有一位只有初中學歷的人,到他三十多歲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這輩子活這么大什么都不懂,特別羨慕人家有學識的人,于是咨詢后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幾年內考個大專的學歷,拿到大專學歷后突然發現,原來有目標的學習是這么令人愉悅和興奮,于是又花了3年時間考了本科,后來獲得本科學歷后,又極大的滿足了個人的目標,然后一發不可收拾,碩士、博士,一溜全部完成后,又轉身工作室建設,然后現在成了一名某行業內非常優秀的咨詢師!
其實,人心里的目標,就是一個大方向!每個人最大的目標應該就是實現自己夢寐的理想,但理想如同茫茫迷霧中的忽明忽暗的燈塔,離我們的現實太遠,可能很多時候會被各種迷霧遮掩,造成人階段性的迷失。所以,我們生活中實際需要的目標,就是將我們的理想分解而成一個個可實現,可觸摸的小目標,通過小目標的不斷牽引,再加上我們的勤奮和努力,不斷使我們自己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逐漸并最終實現我們心中的大目標(理想)!
否則,若心里沒有目標,再怎么勤奮都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