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一個秋天 (10月9日~12月9日)
10月9日
金妮在治療種表現出她特有的漫無目的,她內在的空虛,無意義,以及由于過于自我克制,她根本無法體驗生活,她陷于每時每刻的自我反省之中,對于治療師則有不切實際的期望,這種理想化使得治療師無法和真實的她一起工作,無法推進治療。
10月14日
金妮有太多的焦慮,以及太多的焦慮背后的誘因,這種一團亂麻的情況,使得亞隆醫生決定用快刀暫亂麻的方法切入當天的治療,他讓她說一下前一天以及前一天晚上是怎么過的,然后他們兩開始針對具體的事情著手治療。另一方面,金妮有太多的自我意識,亞隆醫生采用了很權威的態度來支持她建立更加健康的自我,他對她指出,她所有的焦慮和緊張等負面的體驗都不等于她這個人,她沒有必要為此而全盤地否定和貶低自己,并且和她一起檢視她的價值觀。
10月21日
繼續處理具體問題,金妮咋街上遇到了朋友,她覺得自己表現得像個傻瓜。但是當亞隆醫生問她,如何做可以避免讓自己在朋友面前表現得像個傻瓜的時候,逐漸發現,其實正是金妮自己刻意要塑造和維護“可憐的金妮”的形象,她放棄了自己積極的一面。
11月4日
這一次亞隆醫生繼續著眼于此時此地,因為他覺得總是對過去解釋、澄清和重建并不能幫助金妮。
11月12日
用現實檢驗的方法讓金妮了解到,她認為妹妹比她過得好其實只是源于只看到了別人生活的表面姿態。另外,也處理了金妮無法憤怒的問題,讓她在某些情況下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同時繼續保持他有具有的慷慨和溫和的美德。
11月19日
清晰指出“根本不存在魔法“,所以金妮必須為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負起責任來,除了她本身之外,其實并沒有其他的希望存在,不要對醫生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另外,金妮一直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亞隆醫生也用了現實檢驗的方法,他問她“你和別人計較過嗎?”亞隆醫生特別提倡在治療種要充分地利用此時此地,在這一次的治療中,他通過否定金妮對他的感覺的猜測,給金妮做出一個很好的示范,就是她可以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抵抗或否認自己的情感,她是安全的,不必取悅他人。
11月25日
亞隆醫生讓金妮敞開談論了她對醫生的感情,這種真誠和開誠布公可以消除抱有秘密而帶來的負面作用,比如會有更多的猜測,不切實際的幻想,移情反移情,皮格馬利翁效應,自我實現等。
12月2日
繼續針對她無時不在的感傷的情感,金妮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所有的體驗都是通過了自我否定這一過濾器的,不斷的自我抑制”,自己一直在自我talk,“我毫無價值,我配不上任何好的東西,我是壞的。”亞隆醫生問她:“我問什么要見你?我為什么要繼續見你呢?”通過這樣的檢驗性問題讓金妮了解到,顯然至少金妮在他這里是有價值的。
12月9日
金妮說了一些她生活中重要的事情,雖然醫生覺得她會比較失望,但是事實上,金妮自己卻很滿意表現出純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