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微博上看到北大2004級女生唐曉琳被本校教授確認離世的消息,很是感慨。因為實在是感同身受,同是博士,同在博士階段花了很多年。但是她比我優秀多了,因為她是北大,且去美國讀的博士,而我只是在一個985高校完成了本碩博學業,既不在國內Top10,也沒有海外留學經歷。所以實在為她感到可惜。
? ? ? ? 想當年她考上北大時,一定是眾人口中的學霸,別人家的好孩子,本科畢業后赴美國攻讀學位,父母和親人更是抱著殷切希望等著她學成歸來,等著她功成名就??墒翘觳凰烊嗽?,永遠等不到她回來的那一天了。
? ? ? ? ? 唐曉琳在猶他大學的生物物理專業讀Phd,做的方向還是難度相當高的病毒RNA,RNA本身不穩定,對實驗技術和實驗條件要求高,而且RNA跟其他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方式也比較模糊,作用方式多樣而且往往沒有清晰的界限。RNA和蛋白純化是生物技術中兩個最大的坑,實驗結果非常不穩定,而且很多研究都卡在這兩項技術上。因此她在這個課題做到了博士第七年,應該是還沒有系統的結果,所以壓力越來越大。據說她曾經換過導師,在之前已經抑郁,尋求過心理指導。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對于自己的父母也只能報喜不報憂,心里的煩惱無人傾訴,只能越來越壓抑,最后一件些微的小事可能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人不能理解這種心理壓力,想著這么好的條件,北大畢業,美國留學,能有什么想不開的?
? ? ? ? 我想說這不是個例,我認識一個女孩,清華大學本科畢業,中科院碩博連讀,并且因為定向畢業了可以直接留下,導師是院士,聽起來簡直完美無缺,可是她因為課題難度大,導師也比較忙,沒時間帶她,畢業延期了一年,中間各種失眠神經衰弱,甚至到醫院讓醫生開安眠藥,后來終于畢業順利工作。她沒敢告訴父母自己沒有按時畢業,說自己已經早早畢業了,所以在博士的最后一年,是按照已經工作的標準給她爸媽錢,給她弟妹錢,自己則窮的叮當響,到處借錢,一邊忙著寫小論文大論文,一邊還想去勤工儉學,可想而知壓力有多大,不過還好她挺過去了,現在看到她感覺還不錯。
? ? ? ? 其實讀博不像大家想像中那么容易,即使是對北大清華畢業的優等生來說,讀博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可能是有人適合,有人不適合。我想說感覺自己不適合的時候或感覺走不下的時候,可以想辦法改變現狀,比如
(1)及時止損——轉碩或直接退學就業,或者讀個CS(計算機碩士),直接轉行,那么聰明的人,還能有什么做不了的。在國外待了那么多年,英文肯定很好,回國后去新東方教英語或者去中學當老師也可以啊,現在好多博士畢業還去中學當老師呢。反正生物學博士也沒什么好可惜的,讀出來也不太好找工作,待遇比不上計算機碩士,可能也不如中學老師呢。
? ? ? 我們博士班一個同學,本科時候特別優秀,保研并且碩博連讀,可是科研工作做的卻不好,他們課題組有個看著極不靠譜的,都順利畢業了,他卻沒能在學校規定的最遲時間內畢業,最后肄業處理,花了9年的時間最后還是本科學位。不過還好,最后他坦然接受了這個結果,到了一個新東方學校代課。
? ? ? 我有一個學霸同學,碩士畢業后到美國普渡大學讀博士,結果導師做的課題不是自己喜歡的方向,果斷轉碩,畢業之后在美國工作,現在工作生活狀態都很好。
(2)或者去換個課題或換個導師,折騰是折騰了一點,但是可以繼續走下去,不至于一條路走到黑啊。
? ? ? 我所在課題組同級一個女孩也是開始時的課題比較難,都開題一年了重新換課題,一切重新開始,后來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完成大論文和小論文的撰寫,只延期了一年也順利畢業了。
? ? ? 我碩士階段做的納米制備,各種做不下去,博士階段果斷換課題,所以博士階段總體算是比較順利。
(3)最不濟的方法就是繼續堅持,每一個人在讀博士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關口,可能突破這一關,柳暗花明也不一定呢,回過頭看著這一段艱難的過往,可能會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
? ? ? ? ? 好像目前這種碩士博士輕生的特別多,或因為導師刁難,或因為課題難做沒有好的結果。之前聽說過一個碩士畢業答辯沒有通過,因痛恨老師,從學校圖書館跳下去;還聽說一個博士在直博到第九年時墜樓身亡。太多的案例讓我們在為他們惋惜的同時,是不是也要警醒一下,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好像目前一些高校也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各高校在研究生面試時加試心理測試,心理測試不合格的不予錄取,各高校都設有心理輔導處,可以及時解決和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
? ? ? ? 導師要經常關注自己的學生,不能因為忙就對學生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整日Push學生,或將學生的成果據為己有;或對學生不夠尊重,令其自尊心受挫。當學生課題遇到困難的時候,導師應該和學生一起坐下來好好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班級的班干部也要定時召開班會,關心一下大家的學習和心理狀況。學生在選擇專業和導師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最好先打聽一下這個導師怎么樣,所在的研究課題容不容易發文章,科研平臺和條件如何,畢業了之后好不好就業,這些最好提前了解清楚。
? ? ? ? ? ? 目前外界普遍對博士有一定的誤解,就是讀了那么多年的書,肯定容易找到好工作,薪水也比較高。其實事實不然,博士畢業一般大多去高?;蚩蒲袉挝?,但是現在隨著讀研究生和海外留學的人越來越多,高校普遍呈飽和狀態,加上單位普遍都在改制,所以事業編制很難拿到,即使拿到了教職,工資也沒有很高,遠遠沒有IT業和外資企業的工資高。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博士畢業因為怕去高校待遇低,去了研究所,待遇還是很低,還沒有我本科學軟件的弟弟工資高。所以很多人在讀博士的時候很苦逼,讀完博士更苦逼,好不容易畢業了,結果工作不好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工資也很低,和同齡的早早畢業出來工作的相比,沒車沒房,有時候還沒有家庭老婆孩子,心理落差特別大,感覺這也太不公平了吧?所以之前有人說讀博=賭博,好像也不無道理,如果不是對科研特別有興趣的話,讀完碩士即可以停止了,沒必要繼續,科研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美妙,產出率比較低。
? ? ? ? 如果不幸走上了讀博這條路的話,就要隨時學會和自己和解,放松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凡和不完美,沒必要緊繃著自己,不要一直想著自己以前多么厲害,現在不能這么處處不如人。其實不如別人又如何?放棄了讀博重頭再來又有什么,比起自己漫長的后半生,比起自己的親人,這損失的幾年就不算什么了。弄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看開一些,真愛自己的生命,活的輕松一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