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個喜歡的榜樣。
最近迷上了“三公子”的微信公眾號。一個曾經在體制內四平八穩拿固定工資的公務員,終究不愿意把生命浪費在日復一日看得到頭的日子里,從每月固定攢一半工資開始了她的投資之路。
粗略看了一下她的投資理財軌跡,除了憑著熱情和興趣大量的學習外,高質量的記錄和輸出,不僅吸引了大量粉絲,甚至成為“開源”的重要部分——出了兩本書,接到許多商業廣告。雖然有一些人對她的成長路徑和價值變現方法有質疑,她卻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吝嗇地把學到的知識、投資情況整理發表,不因他人的左右而擾亂思緒。
其實,這才是我真正喜歡她的原因,如此年輕就知道想要什么并努力爭取,遇到困難解決問題,時刻準備為自己的人生負全責。反觀年輕時,甚至已進入不惑之年的自己,仍容易焦慮、定不下心學習,真是萬分羞愧。
差距雖然大,但也要力爭跟上步伐,因為我們的價值觀和初衷目前比較同向,都希望在這個快速發展但有可能“黑天鵝”頻出的時代里,捂好自己的錢帶子,使資金保值增值。
當然,她已經在研究股票和基金的路上走了很遠,而我雖然在股海漂泊多年,卻仍然停留在“抄作業”甚至小步試錯的階段,也許一直不能做到她那樣深入研究,實現短期內的資產翻番,但目前也“買”到了一些經驗教訓,希望從現在開始,理財方面開始慢慢有所收獲。
上兩次的作業談到了在基金和股市上踩過的大坑,雖然折損了本金,為今后的理財造成阻礙,卻不能止步不前,因此,從現在開始,要經常盤點思路記錄下來,慢慢把坑填平,再種上一顆小樹苗慢慢成長。
開始記錄“七年一輩子”的修心手記
目前股市“抄作業”選了一個自認為比較靠譜的胖子,在網絡上認識七八年,之前跟他買過的幾支股票都還算小有收益,2015年“抄作業”重倉一支科技股,其實當年已經回本且有盈余,但因為貪心和動作太慢的緣故,股市資金又回到了虧損的原點。
去年10月份,胖紙又全倉買入一支中字頭的便宜股票,而且是越跌越買,這次沒敢跟全倉,不過也陸陸續續投入了80%的子彈,目前雖然是虧損狀況,卻有著重組的利好,所以這一年依然耐心等待,心態比較平穩,算是這些年交學費得到的最大收獲吧。
另外,選了一支曾經買過數次的股票作為短線操作,用流動資金購入一點做T,把成本慢慢降低,如果重倉股繼續下探的話,就放棄短線,按照每下降5%投入流動資金的15%操作。
基金方面,試著按理財小能手們介紹的方法,從基金公司、經理、往年業績等方面,在螞蟻聚寶上選擇了幾支開始小額定投。一是用來做三年后孩子上大學費用的補充,二是用這幾支試水,為后續持續定投探探路。
當然,相關知識還是要持續通過跟蹤大咖小咖公號,學習他們的分析技巧,以及與胖紙互動交流,爭取早日建立起基金定投的邏輯框架。
近期,在理財方面,還做了一項以前總認為太簡單而不屑去“浪費”時間做的事情,就是把所有零散渠道投入的資金梳理了一下,發現確實浪費了很多機會,如果按8-10%的收益來計算,每年收益率縮水了50%都不止,相當于手里拿著一堆磚頭,卻發愁沒房子住。
雖然磚頭數量不足以蓋起一幢房子,但是打個地基還是可以的,然后通過做好計劃,慢慢通過收益砌墻,最后再弄天花板、內外飾裝修,晚年的幸福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嘛。
天氣開始晴好,我的簡陋理財計劃也慢慢有了雛形,看著可能獲得的收益,真是感嘆一點點小改變,可能就會對生活有大的變化,所謂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還真是有道理,任何事只要重視起來,在觀念上有了改變,才會傳導到行動,才有可能產生結果。只想不做或者少做,自然不能達成預期。
很期待一年之后,我和我的帳戶都有什么樣的變化,這一年的記錄,應該挺有意思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