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聽了笑來老師的第3次寫作課,收獲很大。每次的寫作課都會讓我找到提高寫作水平的鑰匙。
這次課主要圍繞寫作的核心--- “做調查,做研究” 來開展的。
“做調查,做研究” 的目的在于:
突破思維局限。
同時給出了需要我們自己花時間吃透的兩個方面:
《統計和概率》
《歷史方法論》
這兩個方面,可以有效地訓練我們的邏輯思維。
本堂給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法和建議,我結合了“四問法則”和“自身實際情況”有了一下的“踐行方案”
四問法則之“踐行方案”
(何為四問?請翻閱我之前的文章。)
第一問:我有沒有理解這次寫作課作者要表達的內容?
(大部分理解了)
第二問: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么?
(非常應該)
第三問,第四問:我應該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檢驗的標準是什么?
(1)搜集并規劃時間自學《統計和概率》《歷史方法論》這兩方面的相關知識,并在學的過程中把其運用到生活中,加深對他們的理解。
檢驗標準:買相關的書籍,并做筆記,記錄效果。
(2)收集好的素材
安排時間把之前自己認為很好的文章中舉的例子收集起來,并備注上“這些好的例子我還可以用在哪些方面”把這些素材整理成電子檔,方便以后記憶翻閱。
檢驗標準:檢查電子檔素材庫。
(3)收集好的類比例子,思考并記錄,這個類比我可以用在那個方面,有它的好處是什么?
檢驗標準:整理成電子檔,共檢查。
(4)收集優秀的電子書籍,形成一個自己的電子庫圖書館
檢驗標準:可以看到一個電子書圖書館
(5)收集好的理論理論,比如:二八法則,黃精分割點等
并備注:這些理論我還可以用在哪些方面?(在自己感興趣方面多收集一些,比如自己感興趣的事是教育類)
檢驗標準:形成理論電子檔,供檢查。
(6)收集好的思考方式和論證方式。(準備剖析笑來老師在得到上的文章)
比如:復雜二分法;進一步拆解思維等
看到好的文章是,要去思考并備注:
@作者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
@作者才用什么例子來論證這個觀點的,并收集,拿給自己之后使用。
@作者論證過程是什么,思考方法是什么樣的?
自己是否能拿過來用,這個還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檢驗標準:整理成電子檔,供檢查。
最后一個很核心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自己做調查做研究的能力?
笑來老師給出了三大建議:
搜索搜索再搜索
付費付費再付費(目的是提高輸入質量)
整理整理再整理(找到好的電子書,然后書藏,最后要用的就搜素)
很有道理的三大建議,讓我們一下子有了方向.....
.
我個人還有一個很實用:
踐行踐行再踐行(目的是讓收集到的東西用起來,讓懂的道理用起來)
‘
最好,在這里誠摯邀請您和我一起同行!
之后我會分享我行動后的一些成果,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