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案”的判決贏得了媒體與網友的一致點贊,鋪天蓋地的贊譽聲,一方面折射出正義女神還沒有來到我們的懷抱,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還沒有能力去適應公正判決的“新常態”,或者說,我們還沒做好淡定地對待公正判決的準備。
今天,我想說的是,當我們不再為了一份公正判決陷入癲狂的時候,當我們可以把公正判決看做理所應當的時候,我們就做好了步入法治社會的準備,我們也就擁有了適應“正義新常態”的能力。
我們搞依法治國也才三十年,單純從時間與司法數據的角度來看,成績斐然。然而實際上,我們仍然走在通向司法公正的道路上。一個司法改革,就搞了好幾輪,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完全實現司法獨立,去行政化還在努力中。具體到案件,雖然法院每年審理的案件以百萬計,然而個案正義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一些刑事案件的偵查仍然備受詬病。至于原因,我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30年走完了資本主義300年的路程,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然而,正是這種極速的社會變遷讓秩序、規則、法律、傳統都喪失了生長的基礎。所以,我們的法治道路異常艱難……當然,追求正義女神沒有止境,法律人追求公平正義永遠在路上。
正如硬幣有兩面,我們的司法公正也有非常正能量的典范,比如最近我看到一個上海二中院關于代孕與監護權的判決,精彩絕倫,上訴律師與二審法官那種冷靜理性的態度,抽絲剝繭的法律分析,堅守兒童利益最大化的人文關懷,讀之,讓人肅然起敬,不禁讓人想到共和國還有那么多優秀的法律人伏首辦案,不為高官厚祿,只為正義女神嘴角那一抹笑容,披星戴月,甚至披荊斬棘,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不屈權貴,為民申冤,大哉!
以上是站在法律人的角度來看,下面是以第三者的視角來評論。
孔儒主張仁義治天下,士大夫以圣賢為最高目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自古以來讀書人的追求,然而,這種圣賢思維讓人們陷于狂熱,不顧實際,忘記了初心,在圣賢思維的照耀下,做好本職工作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包拯、海瑞、于成龍被神話成為民做主公正斷案“包青天”、“海青天”、“于青天”,皇帝都是天子龍威,千歲萬歲在歷史上此起彼伏,我想,這一切的禍根都始于漢代大儒董仲舒,一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我們失去了太多的優秀傳統,百家爭鳴成了絕唱,君權神授以降,神秘主義、虛無主義橫行。
這種圣賢思維的殘余,反映到現代,各有其事。比如,醫護人員治病救人明明是本職工作,卻被喚做“白衣天使”,捧得很高,出現了醫療事故,立馬就被拉下神壇,罵成“庸醫”、“劊子手”、“只知道收黑錢的無良奸商”,這樣的醫鬧新聞屢見不鮮。醫生只是個普通人,醫生不是神仙,不是天使,也有七情六欲,也會疲勞,也有出問題的時刻……
形容詞很生動,過多使用,就偏離了事實。
法律人以追求公平正義為天職,正如醫生以救死扶傷為任務。對一種職業適當的贊揚可以鼓勵從業者不斷前進,但是過度的吹捧會毀掉這個職業,就成了“捧殺”。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公正判決的時候,看到一個正義得到伸張的時候,不要去跟風追捧,夸大其詞,不要去搞個人崇拜或者職業崇拜,要理解,這是法律人的本職工作,這是法律人存在的意義。
行業或者職業沒有高低之分,更無貴賤之別,三教九流那套分類法,社會主義不需要,因為我們追求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我們最基本的價值追求。
“香蕉案”結束了,公平正義種在了人心里,但是,還會有其他案件,請你相信,每個案件背后,都有這一群忙碌的身影,一套推理論證邏輯,一疊厚重的證據材料,還有一顆顆探究真相、追求正義的火熱的心!
你需要做的,不是吹捧,不是咒罵,不是發泄情緒,試著去理解,去接受,去維護,讓公正判決成為“新常態”,并且去做好適應她的準備。
正義的腳步不會停止,追求正義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