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 ? ? “婚姻就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毕氡剡@句話,大家早就耳熟能詳了。之前,我對這句話是篤信不疑的,而且還在內心贊嘆錢老的比喻如此形象精辟。如今,自己已經從城外走入城內,再看這句話,只覺得不是什么真理,也不是那么回事。或許就是這樣,一個人到了一定年齡,成熟起來后,對人對事的看法都會發生改變,因為人總是在不斷地成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在不斷變化。不禁讓我想起一句經典禪語:“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 ? ? 第一層的意思是,一個人的人生之初是純潔無瑕的,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人們告訴他什么道理,他會全盤接受,覺得很多都有道理。
? ? ?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重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
的增多,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了,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時代,人們爾虞我詐,互不信任,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孩提時代相比,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憤懣的、充滿疑問的,不平的、警惕的,復雜的。此時,人們看到的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了,以致出現了許許多多現代版的“指鹿為馬”的故事,我想我現在就是第二階段吧,對人生各種看法都充滿疑問,有著自己的了解,不再一味相信別人哪怕是圣人的觀點。
? ? ? ?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種境界是針對老年人說的。步入老年,從崗位上退了下
來,許多人都能認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實現了理想,卻犧牲了健康;有些人積累了財富,卻失去了誠信。因此,在這個階段的人,不會那么較真,只想回到孩子般的簡單、純粹。
? ? 《圍城》是上周看完的,花掉我10多個小時的時間,我看得不快也不慢,但是也沒有每字每句都仔細精讀。說句實話,看這本書剛開始我都是逼迫自己慢慢讀下去的,因為我感覺故事情節太無聊了,作者的語句也太瑣碎了,描寫的事情就也就是生活里的鎖事,我覺得,如果你是追求精彩情節,你應該難以看下去。支撐我看下去的,一是錢老的鼎鼎大名,想拜讀下大家之作,二是這本書在微信讀書里的閱讀量很大,評分也很高,三是這本書早有耳聞,特別是它關于婚姻的名句。本來以為這本書主要是寫婚姻的,但是實際上寫了很多事情,這是本諷刺小說,揭露了很多人性。
? ? ? 一、現在,說下本書的主要內容。
? ? ? 【故事發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準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
? ? ? 方鴻漸在歐洲游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于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并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并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
? ? ? 到達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鐘情,整日周旋于蘇、唐二人之間,期間并結識了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
? ? ? 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于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于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復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后糊里糊涂與孫柔嘉訂婚,并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
? ? ? 婚后,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鴻漸辭職并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br>
? ? ? 二、本書人物形象分析。
1、方鴻漸
? ? ? 說實話,我都不想寫他,聽到他的名字就感覺很討厭他,因為作者把他寫得實在是太不行了。一個這樣的人當男主角,果然只有大師敢這么寫。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在歐洲游學時候,不務正業,不好好學習,就在那里混文憑,還受了未婚妻家里的錢資助,為了回國像家人交差,還去買了個假文憑。當然,他學習的也是哲學,估計作者故意安排他學哲學,因為哲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門無用的學科,這或許從側面反應出方就是個無用之人。他家里條件那么好,不說在那個年代,就連在現代社會,有多少人有機會去歐洲留學呢?接著,回國了,回國后,在船上,又受不了鮑小姐的誘惑,和她搞曖昧,鮑小姐她還有個未婚夫呢,方只是被他調戲了一番,兩人逢場作戲。鮑小姐走后,他又圍著蘇小姐轉,這個時候蘇小姐也喜歡上他了,但是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她為什么會看上方,文中也沒有把他寫的很英俊帥氣啊。后來回到家里,在未婚妻的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工作,不過他的真實水平經不起旁人的試探,回來后,雖然報紙上把他吹得昏天暗地,但是過不久大家就知道他只是個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在這里后,整天周璇于蘇小姐和唐小姐之間,他不喜歡蘇小姐,但是又不想拒絕他,他喜歡唐小姐,但是又得不到唐小姐的青睞,最后,兩個人都得不到,然后和孫柔嘉、趙辛媚等人去了大學,結果在大學,教授高松年只勉強讓他當個副教授,教的學科也是一門非常受冷落的學科,學生去學也只是為了學分。最后在大學里,沒幾個人瞧得起他,經歷大學老師之間的勾心斗角,明爭暗斗。教了一段時間后,經歷和孫柔嘉訂婚,后被迫辭職,回到上海,到報館工作。結婚后,和孫柔嘉的婚姻生活過程一地雞毛。方家家境復雜,下面有兩個弟弟,都已經成家立業生娃,兩個弟媳婦都是那種心胸狹隘,心眼氣小的人,方的父母也都是那種老傳統,所以孫柔嘉也和他們相處不來,經常受氣,方這邊也是經常和孫鬧矛盾,剛開始還是因為兩家人、日?,嵤滦〕承◆[,后面就打架,最后結局是孫走了,方鴻漸更加悲觀了。
? ? ? ? 所以小說里就是把方塑造成這樣一個無用之人。本來自己有一手好牌,自己不知道經營,最后打得稀爛。自己沒什么本事,脾氣又大,在外裝面子,在家里和老婆吵個不停,他內心是自卑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沒有真才實學徒有虛名,一但被拆穿,就像氣球泄了氣。
? ? ? 方鴻漸是個被動的、無能的、意志不堅定的、經不住誘惑的人,更是一個失敗的人,他的失敗是因為他面對現代社會殘酷的生存競爭和嚴重的精神危機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有的理性、信仰、熱情和力量,也因為他還不算是個卑鄙的人,還有點自知之明,有時候還想保持一點做人的尊嚴。這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尷尬的。
? ? ? 在整部小說里,只有一個唐曉芙,是純潔而可愛的。這是因為她對方鴻漸來說,還是虛無縹緲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她是一個幻象。而但凡有真實感的人,就都是可笑的、猥瑣的、虛榮的、卑鄙的。方鴻漸優于里面的每一個人。我們知道,亂世是英雄或梟雄的天下,懦弱者是注定要失敗的。所以,既不作惡也無英雄氣概、既與世無爭又于事無補的方鴻漸,是注定要失敗的。方鴻漸的悲劇是現代社會人性異化的結果和對比。
2、孫柔嘉
? ? ? 她這個人呢,我覺得作者對她婚前婚后描寫反差巨大。婚前我感覺她是一個很膽小、弱小,什么事都要孫辛媚照顧,對方鴻漸言聽計從的小鳥依人的女子,也算還可以的女孩子吧。但是她居然看上了方,哎,不得不說她眼光太差了!不知道她喜歡方哪點,她為了和方能結婚,可謂是千方百計,處心積慮。而方其實也不是很愛她,他只是內心糾結,他愛的也是唐曉芙。但是后來結婚了,作者對孫的筆墨描寫比較多,但婚前描寫不太多。婚后,她很成熟、懂事,不過在方面前,也是比較任性、驕傲,最終由于兩個人不善于經營,使婚姻破裂。
? ? 孫柔嘉這個小鳥依人地交付方鴻漸照顧的小女生,卻是個最工于心計的人。這種既柔又嘉、卻暗自陰柔而且柔能克剛的人,就像一個甜蜜的圈套,卻掌控著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運,也掌控著方鴻漸的婚姻、生活和命運。這是一個極具中國文化內涵的人物形象,中國道家文化中的所謂“陰柔”,中國政治文化中的所謂“權謀”,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影子。
? ? ? ? 當她掌控一切后,婚姻、生活和命運,卻又似乎全都失控了,這個轉折表達了另一個層面的“圍城”困境,也使我們無法用三言兩語來概括這個人,就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說不盡的一樣,她也是說不盡的。
3、蘇文紈
? ? ? ? 她表面矜持,內心卻喜歡被男人追捧互相爭奪的人,哎,其實也就是虛榮心,為了向別人證明她多有魅力而已。這樣的女人,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是吧,特別是大學里比較多。她們真正的內心還是空虛、寂寞的,精神底子薄了。
? ? ? 她在小說中空有蘇小妹才名及法國博士帽,卻淪落到先與方鴻漸諸人玩愛情與智力的雙重游戲,待理想破碎,容顏漸老時草草下嫁,及至為人婦時,又誘惑趙辛媚與之發生私情,演繹了一出人生鬧劇。她工于心計,喜歡男人簇擁在自己周圍,男人之間越是嫉妒吃醋,她越能欣賞玩味并從中得到所謂的愛情的滿足。偽潔與易染使她追求的女性新生活注定是媚俗的。
? ? ? 在她和方鴻漸的關系里,暴露了蘇文紈官宦小姐矜持自負、自作多情、因而落得空對鏡花水月的尷尬相,也暴露了方鴻漸紈绔子弟優柔寡斷、不更世事而又玩世不恭的浮華相。
4、唐曉芙
? ? ? 我很喜歡她的這個名字,這名字讓人覺得很清麗脫俗飄逸淡雅,同時也有古典美,讓人聯想到唐代的美人。文中作者也好像偏愛這個人物,把她寫成一個純潔乖巧,生的漂亮的女子,沒有那么多心機的理想主義者。這是本篇小說里唯一比較“完美”的人了,作者沒怎么寫她有什么缺點,倒是其他一些人,把他們刻畫得比較真實、豐滿立體,多多少少有很多人性的弱點。這里面感謝作者筆下留情了。
5、大學中的人物
? ? ? 文中關于大學老師生活之間的描寫,也讓我開了眼界。果然是,有群眾的地方就有政治。這個世界,除了不懂世事的小孩子、某些動物單純無邪,哪里都不是凈土。不過相對于社會的泥沙俱下魚龍混雜而言,教師這個集體相對于要純潔一點,但是,也不是如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文明,照樣是各種斗爭吧。上自校長、訓導長、各系主任,下至職員、學生、甚至還有家屬,都卷入了一場令人頭暈目眩的人事糾紛。職業上的排擠,情場上的競爭,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見不得人的謠諑誹謗、陰謀詭計,一時間三閭大學成了競相逐鹿的舞臺。 一些學者文士粉墨登場,他們之中有——
? ? 李梅亭那樣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半舊遺老;
? ? ? 韓學愈那樣外形木訥、內心齷齪、偽造學歷、招搖撞騙的假洋博士;
? ? ? 高松年那樣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稱維護教育尊嚴、其實卻是酒色之徒的偽君子;
? ? ? 汪處厚那樣依附官僚、謀取職位、意在結黨自固、終于自蹈覆轍的阿木林;
? ? ? 陸子瀟、顧爾謙那樣一心攀龍附鳳、專事吹拍、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
? ? ? 范懿、汪太太那樣雖然混跡學府、卻只在情場上顯露頭角、推波助瀾的名門女士;
? ? ? ? 這些人物,或像方鴻漸,不失為“可造之才”,或像趙辛楣,終竟有一技之長;或像孫柔嘉,是思慮周密、深藏韜略的女中強者──他們在好的社會里,完全有可能發展為出類拔萃的人才;但在那些烏煙瘴氣的環境里,由于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倒像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那樣,讓社會的惰力抵消掉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 6、十里洋場社交生活的各種人物。
? ? ? 在美國人花旗洋行里做買辦、喜歡人們喚他Jimmy的張吉民。
? ? ? 外表時髦、骨子里守舊的董斜川。
? ? “對雌雄性別,最有研究”的青年哲學家褚慎明。
? ? ? 滿肚子不老實、自我標榜是“新古典主義”的詩人曹元朗。
? ? ? 暗中把方鴻漸當做情敵、枉費了心思的趙辛楣。
? ? 綜上所述,本小說就是一本“新儒林外史”,作品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主要寫了三個層面的內容。
? ? ? 第一個層面是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政時弊和眾生相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洋化商埠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落后閉塞,對教育界、知識界的腐敗現象的譏諷。
? ? ? 二是文化批判的層面。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新儒林”的描寫和對一批歸國留學生或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
? ? ? 三是對人生、對現代人命運的哲理思考,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層次,諸如對人的基本生存處境和人生的根本意義的探討,對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際間的基本關系的探討。
? ? ? ? 三、關于書名《圍城》的探討
? ? ? 沒看過這本書之前,對它的理解比較狹隘。就以為主要寫的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人想爬出去?,F在想想,這句話害了多少人,也包括我,也之前是覺得寫得非常有道理的。這句話,也不知道害了多少不敢踏入婚姻殿堂的男女人,生怕進入了婚姻圍城之內就不自由。我覺得這句話就是亂扯,瞎扯,不是所有進入城內的人都想出來,只有不會經營的,在城內待得不快的人,才會想出來,大部分夫妻還是想白頭偕老。否則我們的婚姻制度也不會如此穩固了,也不會這么多人前呼后擁期待走進婚姻殿堂了。
?
? ? ? ? 如今,才明白,一個普通人,一個只想過平凡普通生活的入世者,生活中的圍城無處不在。首先是你的出生,你的生命都是別人賜予的,而且父母生你,也是為了他們自己,是因為他們由于種種原因想生你,所以你才能誕生在世界的,否則這個世界根本不會你。所以呢,人吶,對生命也要敬畏,你的命都是別人賜予你的,遇到些煩惱,該想開的想開,也珍惜這生命,別問父母為什么不經過你的同意,因為你出生之前根本沒有選擇權。
? ? ? 從你出生后,你就要經歷各種,而且你的人生不可能會是一帆風順。不管是高層階級還是普通底層階級的人們,都是從一個城出來,又跳入另一個城,比如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結婚、生子,當然這些過程不一定是所有人經歷的,各有各的不一樣,但是只要你活著,你就是從一個城進入另一個城,一個欲望跳入另一個欲望,你的人生也就是不斷地選擇。你自己就是一把鑰匙,你自己或者在別人的引導下決定進入哪扇門。所以,生活中的圍城,無處不在,只要你有欲望,就身在其中,直到死亡,人沒了,欲望消失,你的人生的圍城也就都消失了。當然,有些人選擇出世,他們的欲望比凡夫俗子要少一點,但還是有欲望,渴望過著齋戒、粗茶淡飯的生活,何嘗不也是一種欲望?而他們為自己設定規劃的生活,也是他們的城堡。
? ? ? 人生處處是“圍城”,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存在著永恒的困惑和困境。
四、品味本小說的語言
? ? 這篇小說為何如此被人稱贊,主要是因為它的語言,語言很幽默,諷刺辛辣,特別是其中形象豐富的比喻描寫,這個,我將在另一片關于《圍城》的文章闡述,敬請期待。
? ? ? 最后,感謝您的瀏覽,感謝您將一部分寶貴的時間花在這里,如果你覺得看后得益,請給我個小小贊,或者分享。同時,也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藝術藝世界】,持續好文不斷和您分享,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