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太火了,以至于讓公眾的視線從樂視欠債風波中短暫的移開。
由于自己有軍人情結,以及對動作電影的熱愛,也去電影院觀看了這部屢創記錄的影片,觀影后確實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戰狼2》為什么這么火?百度一下就會有很多分析。有從藝術角度剖析的,有從心里學破解的,還有從題材上解讀的。我并不是一個影評人,無法對這部影片的好壞做出客觀評價;也不是資深媒體人,無法去探究這部影片背后的商業奧秘。我只是由于產品經理的職業習慣,想從我所能看見的數據層面上呈現這部影片,也算是觀影后的一個總結吧(注:本文的數據指標均為個人角度的總結,僅代表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
《戰狼2》到底有多熱?
從百度指數看,《戰狼2》從7月27日上映開始熱度趨勢就一路走高,已過14天仍沒有下降趨勢。與一直穩上頭條的樂視話題相比,近7日的搜索指數是樂視的6倍,可見熱度確實不一般。
從票房上看,截至目前,《戰狼2》以36億票房超過了星爺的《美人魚》穩登中國票房榜榜首。
能在電影院見證這一票房奇跡也算是一種幸事。但同時也有一個好奇,這部影片有什么特別的?為什么這樣的成績沒有在《戰狼1》時發生?
數據量化后的《戰狼2》
憑著一次觀影印象,基于影片劇情,選取了一些指標進行量化。從劇情結構上去解剖這部影片時,就會發現,這是一部淚點與笑點并存,槍戰、武打、導彈轟炸時刻貫穿全劇的多元化影片。
取景地:本片取景地域有3個,即大陸某農村、某海域以及非洲某城市。主要以非洲某城市為主場景展開劇情。
主線:我梳理的主線應該有兩條。一條是追查殺害余男的兇手,這也是冷鋒去非洲的原因;另一條是解救陳博士(后來是女兒)和工廠工人,這是由第一條主線引出的主線。
場景:該影片有23個大的場景切換,場景間銜接緊湊,看的是相當過癮。
動作戲:按照動作戲發生的場景以及參與角色進行拆分,該影片有12場動作戲,真是動作迷的福音。
武器:槍、手雷、火箭炮、坦克、弓弩、無人機等9種武器出場,看得是眼花繚亂。
交通設備:汽車、汽艇、軍艦、挖掘機、吉普、直升機等8種交通實施,就是美國大片的節奏。
淚點:根據感動到我為標準,拆解出9個淚點情節。
笑點:根據讓我一笑為標準,拆解出7個笑點情節。不過在我回憶笑點時稍微有點不清晰,沒有淚點記憶猶新,所以,這也能從側面說明,該影片是一部淚點大于笑點,感動多余搞笑的片子。
植入廣告:說實話,在看影片時,沒太注意是否有廣告。后來是看了吳京無償被推廣民族品牌的新聞報道后,才回憶起是有那么3個廣告植入,真的是業界良心呀。
影片時長:本影片123分鐘,大片的標配時長,從上面的場景和故事情節看確實需要2個小時才能表達完整。
回憶《戰狼1》
同樣的題材,同是吳京自導自演的電影,為什么《戰狼1》沒有取得這么傲人的成績?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又重溫了一遍《戰狼1》,并用同樣的方式對該片子進行了拆解和統計,希望可以通過指標對比找到部分答案。
《戰狼2》VS《戰狼1》
將兩部影片放在同一維度就可以看出,《戰狼2》在各項指標上均高于《戰狼1》。尤其是在場景、重要角色、動作戲、淚點、笑點等指標上。這也充分說明《戰狼2》在情節和人物設定上更加豐富、飽滿。
我們選擇幾個突出指標進行分析:
主線:相比于《戰狼2》,《戰狼1》的故事相對簡單,主要講述了毒販頭頭敏登為了給死去的弟弟報仇,派雇傭兵到中國境內殺冷鋒,從而產生了特戰隊與雇傭兵的對決。
場景:在主場景上《戰狼2》是《戰狼1》的2倍,情節和畫面更加好看。
重要角色:在重要角色上是3比1。雖然《戰狼2》依然表現的是冷鋒的個人英雄主義,但有女醫生、干兒子、熊孩子、老兵和老貓等角色為其增光添彩,也讓這個孤膽英雄并不孤單。而《戰狼1》就略顯單薄了一些。
動作戲:動作戲《戰狼2》比《戰狼1》多了4場,無論是打斗場面和動作難度《戰狼2》都更勝一籌。
淚點和笑點:《戰狼2》的笑點和淚點均比《戰狼1》多1倍,這不用多說了,有淚點和笑點,才能讓影片更富有情感。
《戰狼2》的成功是否與這些指標有關,我不敢妄下結論。但至少這些指標讓這部影片變的更加好看。
其實,沒有一部影片是不靠實力說話的,一切的美好和贊譽一定是建立在長期的付出和錘磨之上的,愿這樣的實力一直保持下去,期待《戰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