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序
摩篇是鬼谷子第八篇,屬于揣篇的姊妹篇張。揣篇談到,揣主要是對人內心的探測,至于如何探測到,揣篇講到了在對方甚喜或極惡兩種極端的情緒下的處理方法。
然而人的情緒絕大部分是比較平和的,波動并沒有那么大,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好的探測別人的內心便是摩篇的著手點。
摩篇是需要針對人的性格特點,心理情況進行研究和運用的篇章,算是古代心理學的使用篇章之一了。
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人性并沒有多大變化,所以本作者認為摩篇可以很好的應用在當前的生活當中。
2.體
摩篇主要講到了,摩的原理、使用方法和使用的技巧。
摩的原則是,在摩的過程中,不要被對方察覺,在達到目的后,立即隱藏退出,不留痕跡。
“內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隱。微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內符必應。其所應也,必有為之。故微而去之,是謂塞窌、匿端、隱貌、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無患。摩之在此,符應在彼,從而用之,事無不可?!?/blockquote>摩的方法,有多種,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方法,而在實際的運用當中又有千變萬化。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卑。平者,靜也;正者,宜也;喜者,悅也;怒者,動也;名者,發(fā)也;行者,成也;廉者,潔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謟也。故圣人所以獨用者,眾人皆有之,然無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摩的技巧主要關注兩點,一點是盡量通過匹配對方心理所想去挖掘,另外一點是采用類比的方法來使用。
“說者聽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聽。故物歸類,抱薪趨火,躁者必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此物類相應,于勢誓猶是也。此言內符之應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類焉,有不相應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聽者?”至于摩篇最難做到如下三點,但是一旦真的做到的話,真的可以比做圣人了。
“故謀莫難于周密,說莫難于悉聽,事莫難于必成?!?/blockquote>“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故曰或結而無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數(shù),故曰道數(shù)與時相偶者也?!?/blockquote>3.結
灰子曰:
摩者,揣之術也。微摩其所欲而探其情,微而退之而人不知,此摩之道也。
因眾人有異,各有所好,故摩之者,需隨其愿,投其好,方能出其情,為吾用之。
若言者合其情,物者歸其類,加之飛箝抵巇之道,莫有不應者。然萬事皆難于圓滿,故需謀其周密,慮其微末,順勢而為方能成其事也!
(灰子:二零一七年六月十三日作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