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瞅了幾眼《中國新聲音》,其中有個女孩性格特別放得開。介紹自己時說導演讓她在人群中,唱歌或者跳舞,她完全OK。年輕的女孩,洋溢著青春的笑臉。
我是個特別悶的人,以前看到類似這樣嘰嘰喳喳的人來瘋,會覺得特別聒噪和討厭。許是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不“作”了?,F在,遇到這樣的人,竟從心底里羨慕起來。
這一兩年人們特別愛玩直播,網紅們遍地皆是。有人直播自己做飯,有人直播自己敷面膜,有人無聊就對著鏡頭嘟嘴瞪眼扮少女狀都會有很多人去看。雖然我不會去關注這樣的直播,但畢竟,這樣的社會現象是值得人去關注的。
前兩年,有一次和周先森去看電影。合適的時間范圍內沒有想看的。他提議,要不看《小時代》吧,看了方便吐槽啊。觀影過程中,好多學生模樣的觀眾完全沉浸在劇情中,為主人公的悲喜一會哭一會笑。我們完全不懂這樣的情節有何感動和贊嘆之處。幾乎每一幕都在刷新著我們的三觀,心想,就這樣也能那么高的票房?
直播現象和小時代現象,用大數據反映了市場需求。你能說,那么多的人都是奇葩嗎?
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我們應該用更寬容的心態去了解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只要肯學習,就能找到渠道去和社會接軌。遇事多看到優點,我們會發現,我們所謂那些奇葩的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也很多。奇葩不是誰都能做,做奇葩也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