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2022年,內卷成為VC/PE圈最常見詞匯。
疫情反復、募資難、投資節奏放緩等客觀要素影響下,越來越多VC/PE將目光轉向投后管理。
過去,投后管理的價值存在滯后性,價值難以凸顯。
但隨著具備確定性的投資標的愈發有限,投資愈發同質化。一夜之間,投后戰場幾乎成為各家機構的兵家必爭之地。
除了以紅杉、高瓴為代表的頭部機構正在出現超過百人的豪華投后賦能團隊外,一部分腰部及垂直領域基金也在積極搭建更具特色的精干投后小組。
此前媒體統計數據顯示,在參與受訪的70家頭部與中腰部機構中,超70%的機構已經成立專職的投后團隊,其中包括60.67%的投資投后聯動賦能模式和10%的投后獨立運營模式。
內卷之風已然卷到投后,把投后賦能做得更深、更個性化已是各家基金們借以突圍的實操方法論。
沃衍資本副總裁任歡于2015年碩士畢業回國后加入德勤,從事TMT行業財務報表審計相關工作。2018年加入沃衍資本后,任歡開始負責投后管理及風控相關工作。
10月27日,沃衍資本副總裁任歡做客科創會客廳,分享「長期陪跑科技創業者,投資機構如何為企業深度賦能?」主題。
01
為什么投資機構紛紛開始卷投后?
今天聊投后內卷,但實際上,投后內卷也卷不過投前。
投前卷的是產業資源。
項目方對于投資人的背景越來越挑剔,原來純財務投資人在工業項目的開發過程中面臨巨大挑戰。
因此很多機構正在加強產業投資人資源,為自己增加產業標簽和屬性。
投后卷則卷在看實際的效果,過去投出的項目,實際上能在投資后兌現承諾的少之又少。
作為身處一線的投后人,我認為資本市場對投后管理的關注也產生了巨大變化,具體來說有三大表現:
首先,GP對投后的關注度發生了變化。
5年前,機構投后管理相關的職位極少,但近兩年,投資機構陸續開放招募投后管理相關職位。
其次,投后服務涉及的業務發生了變化。
過去投后只需要做好信息披露相關的工作,如定期從企業收集報表等投后相關資料、定期與項目方開會、完成每季度基金管理報告等。
但今天投后服務覆蓋的范圍更廣,更強調如為企業對接上下游資源、提供技術交流機會、提供投融資、對接地方招商引資、人才引薦、品牌公關等幫助企業加速成長的賦能服務。
最后,LP們也在放大投后板塊的重要性。
尤其在今天新基金募資過程中,能明顯感受到LP考核GP時,對其投后板塊的關注。
那么為什么今天投資機構們紛紛開始關注投后管理了?
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重視項目退出率,投后也變得不可或缺。
前幾年整體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一個機構一支基金中有一兩個項目能夠上市,就能夠給整支基金帶來較高收益和回報。
當市場處于下行階段,基金收益壓力增大,項目估值水漲船高,投資政策、產業、環境的變化導致越來越多的機構涌入到工業科技等賽道中。
一定程度上,抬高了項目估值,走入非理性的狀況。
很多項目在一級市場的這個估值水平已經超過了他們未來在二級市場的一個表現。
隨著二級市場估值回歸理性,資產價值的泡沫,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被戳破。
這時候,就需要對資產的價值和流動性進行重新評估和判斷,從而制定靈活的退出方案,以保證基金的合理收益。
另外,今天水面上的項目已經發掘得差不多了,機構開始調整投資策略,投階段更早、水下的項目。
從投早的角度,需要一個獨立的投后管理團隊長期陪伴企業,從各方面為企業提供潛在幫助。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投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投后到底能夠幫助投資機構獲得什么?
投后管理的終極目標是為投資做好風險預警,并對發展不及預期的項目及時處置。
綜合來看,關注和開展投后業務能夠帶來兩大好處:
首先,投后能夠更獨立客觀的評價已投項目。
由于激勵制度、潛在利益沖突風險等問題,投資團隊在評價項目時,難免會存在主觀情緒,引入投后團隊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GP降低利益沖突風險。
其次,隨著已投項目越來越多,資金管理規模持續擴大,投后和投資團隊應該有分工、各司其職,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沃衍的投資團隊大多是產業背景出身,專業技術扎實且行業資源豐富,那么具有財務,金融背景的投后團隊可以幫助投資團隊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
02
如何做好投后這門藝術?
無疑,項目的成功與否主要還是取決于項目團隊本身,投后起到的作用更多是錦上添花。
投后管理更像是體檢中心,而不是門診部。
對于GP而言,投后管理主要的作用在于風險預警。
如果企業發生可能影響持續經營的重大問題,投后往往很難通過工作幫助企業起死回升。
對于創業者而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源于產品,如果產品始終達不到客戶可使用的要求,投后服務起不到任何作用。
當然,投后圈同樣也面臨著一些共性問題,比如:
1、企業不配合,或無法按照投資協議的要求及時的進行信息披露,與投后管理團隊溝通存在困難和障礙。
2、企業它不能按照投資協議規定的要求,擅自決策重大事項,導致投資人知情權和監督權未得到保障。
基于這兩點共性問題,沃衍有一套自己的解決方案。
針對第一點,沃衍資本嘗試與企業積極建立有效的投后溝通機制。
定期與企業進行現場訪談、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情況、主動挖掘企業賦能需求,從而精準提供賦能服務,進一步加深雙方信任關系。
針對第二點,深度溝通企業脫離機構決策背后的原因,如果只是為了保證經營效率,從而無法履行及時告知等義務,且對投資人權益未產生重大影響,往往不會對企業執行罰則,機構需要靈活處理。
此外,投資機構投后管理團隊還需要在創業者的自由和機構管理之間做平衡。
為此,沃衍資本的方法論是,首先內部堅持一個底線原則——即保障LP資產安全。
投后管理工作技能中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實際工作中靈活應變,投后管理的另一原則是,幫忙不添亂,手盡量不伸太長,不深度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把企業的經營決策權轉交給創始人或管理團隊,只有雙方都能得到尊重,才能夠和諧共生。
綜合多年沃衍資本的投后工作經驗,我們總結出了五點方法論:
第一,投后管理工作重心前移。
與投資團隊的同事一同參與到項目前期的盡調過程中,出具獨立的風控盡調報告。
在項目投前對項目形成較深的理解,盡早挖掘項目潛在的風險,從而幫助在未來的投入管理過程中提供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投后管理。
第二,針對不同階段的項目,實行分級管理。
如早期項目,關注其約定好的里程碑事件的達成情況,以及后續融資的情況。
投后部門可以為企業提供投資服務、引薦投資人、制定融資方案、介紹行業專家、提供技術交流機會,幫助企業拓寬產品開發思路和策略。
如成長期項目,往往是一支基金產生高額收益的核心資產,所以要覆蓋全方位多維度的關注。
投后部門可以為企業對接上下游資源、幫助減少市場開發成本、為其提供潛在業務機會、幫助企業對接地方招商引資部門,為其在土地、稅收、人才等方面爭取更多優惠政策。
此外還要幫助企業提升合規意識,規范公司治理及內控等。
如Pre-IPO階段項目,關注了解企業的申報進度,配合企業核查相關資料。
投后部門可以幫助覆蓋全維度的賦能服務,根據企業提供的定制化需求進行執行,不刻意的為了賦能而賦能。
第三,投后管理的主要職能在于風險預警,除了定期收集材料并進行訪談外,還應該主動分析企業的潛在經營風險。
通常我們在項目前期的盡調過程中,對于項目會設置里程碑事件及盈利預測。甚至企業每年進年初做的財務預算,以及任何可能影響到企業持續經營的情況,都應該作為我們在投后管理重點參考的一些依據。
第四,對已投項目進行評估復核。
沃衍資本現在采用對投資超過一年的項目,形成投后管理團隊的獨立復核報告,對于該項目是繼續持有或退出形成投后團隊的獨立意見。
第五,根據基金投資策略制定一些整支基金的績效目標,基于目標制定主動的退出策略。
另外,沃衍資本在項目的投后管理工作中,投后與投資團隊合作非常密切,雙方也會基于不同專業背景進行融合、互補。
總的來說,投后管理是開放性較高的學科,各家機構要根據自身的策略去制定適合自己的投后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