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介紹(5個關鍵詞)
1、繪畫
4歲起開始畫畫,童年所有的記憶和繪畫有關,因為喜歡繪畫,想象力特別豐富,高中因學業繁忙放棄繪畫,大學學了計算機專業,但是選修了設計,對后來的工作也很有用。
2、英文;
初中起因為自認為發音標準就特別喜歡英語,學習英語達到癡迷的狀態,大學堅持晨讀英語,學習了同聲翻譯。
3、創辦組織
朋友推薦了《the?artist way》這本書后想找到類似的繪畫組織,因為沒有當地的組織,所以自己創造,工作之余組織了The thinking group,回國之后創辦了蘭溪沙龍。對于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等到別人給我機會,要自己主動創造機會。因為創辦了這兩個組織,給我很大的改變。
4、舞蹈
小學開始跳舞,后來也因為學業繁重而放棄。但是內心一直有跳舞的心愿,一直尋找適合自己的舞蹈,現在找到合伙人,從學員的角色轉化為老師的角色。
5、寫作
2013年起開始讀書,最早讀的是關于積極心理學方面的,讀書后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寫出來,后來2013年12月5日開設了公眾號,堅持寫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出過3本電子雜志,寫作3年后出書。
二、什么是“斜杠青年”
《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書中提出了“斜杠青年”的五種組合模式:
1、穩定收入+興趣愛好;
工作獲得收入,業余時間發展興趣愛好。
2、左腦+右腦;
如程序員身份+戲劇導演身份;
3、大腦+身體;
如藝術顧問身份+普拉提教練身份;
4、寫作+教學+演講+顧問;
如知識型工作者,因為寫作,可以對某一知識積累經驗,可以將經驗教給別人,并可以通過演講、顧問的身份掙錢。
5、一個工作職能,做很多事情;
如CEO。
三、斜杠青年受歡迎的原因
1、新時代的發展方向;
工業時代以效率為先,一個蘿卜一個坑,但是現在是新時代,是創造力的時代,需要跨界人才,而不是單一技能型人才。
2、追求個人幸福;
過去的人以犧牲自我,有奉獻精神,但是現在的人都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通過探索,發揮優勢,做能讓自己幸福的事。
四、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
1、關于興趣,我的建議是“與其是尋找興趣,不如去培養興趣”。比如我的寫作技能就是培養成了興趣。
2、興趣不等于優勢,要思考哪些技能未來會有優勢,培養會有優勢的興趣。
3、投入時間,并且靠意志力把一件事情培養成你的興趣。
五、斜杠青年和匠心精神是否有沖突?
1、匠心精神是“不急功近利”的心態,與你同時做一件、兩件事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功利心態”。
2、匠心精神的前提是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且你能抵住誘惑。
3、我目前的身份是“獨立創業者/自媒體/舞蹈”,我對自己的認同并不是其他人認為我怎樣,而是我知道我內在的價值,知道我是怎樣的人。
4、最好的方法是用你的匠心去打磨你的實力。找到你覺得值得投入的興趣點,用意志力、業余時間、匠心精神打磨自己。
5、我認為可能有優勢的技能:寫作能力、設計/編程能力、英文能力。
六、我的思考:
關注Susan已經很久了,也因為她我開始讀書、學習,找到自己的興趣,并且慢慢讓生活變得更好。可是我好奇的是為什么我自己一直都感覺止步不前。今天我終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我沒有用“匠心”去打磨我的技能。我喜歡烘焙,卻止于自己隨手做,我喜歡讀書,卻止于深入的思考,我喜歡做的事情都停留在舒適圈的狀態和急功近利的心態,所以只能默默無聞。雖想做一名斜杠青年,但也要每一項技能做到“精益求精”才好,否則,浪費的不止是我的業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