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二年級開始,喜歡上了抄詩,不知道為什么,那時自己做了一個很小的本子,抄了大約二三十首,都是教材上的,可惜本子已經丟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高中的時候,又抄了一本,大約三百首,能找到的都抄了,湊了整整三百首,我還記得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小書店偷了一本盜版的唐詩三百首,我先懺悔,這是第二次偷東西,沒記得有第三次。
工作后買了兩本精致的筆記本,又開始抄,這次是精選,把我認為好的抄了一遍,一共二百多首,有一段時間我天天給一位網友讀詩詞(經過她同意的),一天三首,后來她把我拉黑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去年去淄博游學,大漠送給我們一人一個本子,我覺得很有紀念意義,琢磨了半天,最后決定再抄,抄了唐詩三百首的絕大部分,特別長的沒抄,正面抄完了,反面開始抄白香詞譜,共100首,抄了一半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人可能想抄了這么多,詩詞背過的很多吧,研究的很深吧。沒有!我始終認為詩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研究的,我說不出某首詩有什么特點,意境有多高,用詞有多好,也沒刻意去背誦。讀詩給我的感覺是悠然自在,有生命和情感的代入感,詩詞給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時候我就突然想起一句詩,然后感覺妙極了,對我來說這就足夠了。
以后還要繼續抄下去,完全不必去想有什么意義,跟著感覺走,喜歡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