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的《乘風破浪》毫無懸念的站在了各種評論的風口浪尖上。
有人說,韓寒自以為很高明,實際上拍了一部比后會無期更爛的片子。有人說,貼在韓寒身上的叛逆標簽已經消失不見了。對韓寒再不抱有期待了。
其實這部片子很韓寒。
韓寒不再是二十幾歲的少年,在我們看來這個不走尋常路的人生贏家,其實早已學會將人生相關的一切用自己方式去表達而不用去迎合社會上的知識分子和普羅大眾。
他把他的想法用一個詼諧怪誕的故事表達出來,至于別人是否能夠理解,接受,這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
片中的很多笑料或許更應該解讀為他對社會,對父權詼諧的回應。人到中年了,經歷或多或少的告訴他,叛逆不是主旋律了。
現在很多作家的辨識度已經越來越低了。怎么寫更簡單更賺錢,就怎么寫。而不去思考過去、現在和將來。
而立之年,想想我們的過去,多少都有些過去不的坎兒,這些或那些事情,在心中生根發芽,在漫漫長夜里有意無意的繚繞著我們的心,讓我們徹夜難眠。
不如讓我們也與那些過不去的坎兒和解吧。從此以后,人生就只剩下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