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王志文,所以又翻出他早年演的電視劇《青瓷》,要說喜歡程度,整部劇的內容比起《天道》要差一些。但是,對于王志文與張國立演繹的部分還是很喜歡的。
《青瓷》主要講述王志文主演的張仲平的3d房產拍賣公司與其合作,往來或關聯的形形色色人物展開的故事。青瓷,卻是一家會所的名字,也是張仲平初期生意場上“雅賄”的主場。這些都不是我感興趣與關心的內容,對于張仲平與本市電視臺某主持人曾真之間的情感碰撞,與人性剖析,卻深深地戳中我的心靈深處。
都市新聞欄目的主持人曾真,年輕,美貌,獨立,率真,是同齡小伙伴們追逐的對象,然而,在她的眼里,那些同齡的同學,同事們都顯得,幼稚,輕狂,狹隘,自私,虛榮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所以,顧自一頭扎進工作中,滿腦子的工作,采訪,找課題,選節目寫滿日程,有主見,有理想,工意氣風發,自信滿滿地投入工作。
大膽,積極的工作態度中,自然會接識更多的人,初入社會的輕狂與稚嫩,也不是別人的專利,當她得知自己精心制作的節目,千辛得來采訪居然是被張仲平利用的手段,為其爭奪生意的砝碼時,感覺智商受辱,特別委屈地上門“興師問罪”來,質問張仲平,是不是在利用自己時,居然聽到意想不到的回答:“是啊!”
更是氣惱,但是,這種憤怒中卻又有了幾分的驚奇,張仲平的回答逆人常情,正常的人,即便是利用,也會表面上撒個謊,說一些軟話,或道歉的之類。然而,張仲平非但沒這么做,卻是誠實地仰著臉,認認真真地看著她說:“是的,這難道不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嗎?你得到了你想要的采訪,滿足了你的欄目要求,又對跳樓事件有了一個跟大眾交待的信息。于我,只不過是順帶告訴大家,我是死者生前的唯一委托人。”
“如果你實在覺得委屈,可以不播,撤出此采訪,決定權在于你。”張仲平又補充道,看上去給曾真充分的選擇與尊重。
最后,當然是來不及,節目已經播出了,從此,他們之間總會有各種交集,不斷的交往中,曾真越來越發現,張仲平的“奸詐”,卻有著幾分可愛,因為他不掩飾,“騙”在明處。另外,張仲平還是一個十分有愛心的人,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油膩”中透著善良。
交往時間越長,曾真淪陷越深,與同齡人相比,張仲平的,幽默、灑脫、睿智、不羈都是他們難以相比的。更何況已有一個讀高三的女兒的張仲平,對于女人,他既有對女兒的包容與膩愛,又有對老婆的理解與尊重。對女人的這些情感與方式,都是二十多年婚姻生活中,慢慢內化與心,逐漸容進骨子里的氣質。
長期獨立的曾真,平時再強大,內心也是需要關懷與溫暖的。遇到這樣一個亦父亦友的人,理智怎么敵得過青春的胸懷呢?
對于,都享有良好教育的兩個人來說,都知道這種情感不可發展,不道德,曾真不想破壞別人的家庭,張仲平更沒有想過要放棄家庭。倆人相約相處時要理智,不可越“雷池”,各自監督,守護好道德的底線。然而,必定是人啊,都非圣賢,這對于彼此來說都是一種更大的折磨。
與普通的小三不同,曾真并不需要張仲平的錢財,在他困難時,還悄悄地獻出自己的幾十萬元存款。深夜也從不打攪他的生活,不讓他的太太生疑。就這么遠遠地,守護著張仲平,在自己的一角,寂寞地等待著能抽身出來的張仲平。
作為男人,尤其成功的四十多歲的大叔來說,遇到這么一個不圖錢財,不圖承諾,只是仰視,崇拜,呵護你,且又理解你的小姑娘,再理智也會破防的。
談起婚姻,家庭或愛的責任與意義,個個都能侃侃而談,洋洋灑灑地說上半天,但是做起來呢?
感情,這個東西總是說不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誰都知道,愛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付出,那種沒結果的愛,不道德的愛,就不應該讓它開始,就應該掐滅在萌芽狀態。但是,當愛情來時,就是沒道理,誰又能攔得住呢?
當張仲平的同學勸他趕緊“剎車”時,張仲平卻說,“都大半輩子了,就不能讓靈魂放飛一下,精神自由一下嗎?”
“你如此自由嗎?既要安撫家里,又要擺平曾真,你不累嗎?你能給人家什么?比人家大20歲,假如你80歲升天了,人家才60歲,后半輩子漫長的孤寂歲月誰來陪?”
曾真的舅舅也是提醒到,"你千萬不能犯糊涂啊,愛上有婦之夫,那就是鳳凰變烏雞,一輩子的幸福都將會被毀掉。"
是啊,熱戀中的人,就不要跟他講道理,沒有一個字能被他們聽進去。
平淡的生活,往往感悟不出輕重來,當危難發生時,生死攸關時,自然能看出誰在心頭的位置是最重。
張仲平的妻子,是一位大學教授,知書達禮,寬容賢惠,當她發現先生的行為有異時,懷疑,但是,不吵不鬧,裝糊涂。因為她能感受到自己和這個家在丈夫心中的位置,給予他充分的信任,并沒有咄咄逼人,讓彼此難堪,而是讓他自己去消化那段意外之情。
當張仲平誤以為妻子得了癌癥時,立馬愧疚地關上手機,掐斷那場轟轟烈烈的婚外情,關鍵時刻立馬體會出,妻子在自己心中的份量,原來因為有妻子在,自己才能無憂無慮地在外打拼;也因為妻子的賢惠,自己才能丟下一地雞毛的家事,即便是孩子要高考也沒有影響他在外的各種應酬;更是因為妻子的寬容,才能使自己有時間有精力去泡妹......當他哭著向同學說出心理話時,也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20多年的夫妻,有多少共同的回憶,曾經也都是激情澎湃,那些一起戰勝貧窮、不堪歲月的記憶,一起一磚一瓦磊起的家,一起陪伴咿咿學語的女兒,哪一件哪一樁不是都是今天生活的回憶?不都是今天家的一部分?哪一個場景里會有“小三”什么事呢?
最后,曾真與張仲平的妻子,開懷暢談,彼此欣賞,都快成好朋友了。曾真決絕地離去,是被他妻子的優秀感動,被他們一家的幸福生活感動,怎么看自己都是一個不該出現的闖入者。這樣的小三,在整個故事中,怎么就讓人恨不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