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寶貝:
進入初三,進入中考沖刺的你因為每天7.00到校,6.00放學的初三節奏;因為初三大量的課程以及每天,每周、每月大量、密集的考試;因為初三殘酷的競爭機制,單科排名、總分排名而大呼吃不消。那天你小大人般的跟我和你父親提到了出國:媽媽,我們班有個同學因為不適應國內的教學模式,他父母幫他轉去外國語學校了,準備去美國。據他說美國的學生生活很幸福,一直在玩,每天很晚上學,很早放學,我也想出國。
晚上,我失眠了。兒子,其實出國只是一個借口,你想要的是逃避,對嗎?我想了很久,決定以書信這種方式和你交流。我想讓你了解什么是美國的教育?你夢想的學校在美國是否存在?
媽媽想推薦你看一本書《夢想的學校》。它是曾獲最高新聞獎“普利策獎的美國記者愛德華·休姆斯撰寫的。從2001年秋季開始,愛德華·休姆斯花了一學年時間,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點”。他在這所學校聽課,和學生聊天,采訪學生和老師們,還在這個學校教一門論文寫作課,甚至也親自參加考試。一年的體驗,讓他寫成一本書,書名叫《夢想的學校》,此書在2003年出版,全書近400頁,只有3大章,他在長達188頁的第一章用了這樣的長標題:“4是有魔力的數字:4小時睡眠,4杯拿鐵,4.0”。這本書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學生群像: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績4.0,他們一天只睡4個小時,灌下4大罐拿鐵咖啡,為的就是能夠熬過一整夜。有人說,惠特尼高中并不代表美國所有高中,惠特尼的高中生也不代表全美高中生。 這本書主要說如下幾點:
分層教學,從進校那一刻開始。
不只中國高中生讀書辛苦,美國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們一年要背超過112磅(約104斤重)的課本;要熬夜,泡圖書館寫論文;努力學習,在分班考試中表現突出,進入“提高班”。
競爭,開始于開學第一天。
進校第一天,分班考試!原來,學校將對數學、科學、第二外語等科目實行分層教學,光數學就有五個等級的班, “我們總認為美國教育很輕松。老實說,美國的小學教育幾乎是讓孩子在玩樂中度過的,但到了中學,壓力一下子變大。從分班舉措看,誰能否認,競爭其實早在孩子上高中前就開始了。” 美國中學要求學生必修數學、英語、科學(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歷史等。盡管下午3點就放學,但學生要花大量時間完成作業。有時老師甚至不上課,讓學生泡在圖書館查資料、寫論文。“答案沒有正確或錯誤,只是你得有insights(見地),并且自成邏輯!美國教育從小強調批判思維,學生壓力巨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死記硬背”。“盡管老師說記時間段就可以,但到了考試時,七八十道選擇題,答案都很接近……”美國學生明白,必須乖乖“背歷史”。除了必修課,美國的中學生還須應對大量的選修課。
拼教育美國家庭不輸給中國家庭 。
許多人說,在美國考大學很容易,的確,全美有3000多所大學,幾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學’。但,如果不是名校畢業,就業依然困難。所以為了孩子的前途,美國家庭拼教育的勁頭絲毫不輸給中國家庭。
周末,孩子們流連在各大家教培訓班。而家教價格不菲,一節課,一小時,得好幾百美金。與中國的學生需要應付期中、期末考試不同,美國的考試次數更頻繁,并且每次考試成績,都與“前途”相關。比如,AP課程會在高中高年級時陸續開出,由于課程難度相當于大學一年級課程,通常是“有條件入讀”:大部分高中要求學生前兩年的平均成績達到A,甚至A+,才有資格選擇AP課程。而這意味著,在前兩年的學習中,一次考試失誤,就可能讓平均成績從A滑到C,從而與AP課程無緣…… 在這種環環相扣的評估體系下,孩子們對每項作業、每次考試都格外看重。“許多美國家長從小就帶著孩子去運動,讓他們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多年后我才知道,他們是通過運動培養孩子們的競爭意識和吃苦精神。”
求“亮點”,瘋狂投入課外活動。
美國的中學早晨8點上課,下午3點放學。乍看起來學生學業挺輕松,但現實是,很多學生每天凌晨一二點睡下,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除了完成作業,他們把大量時間投入課外活動,尋找自己“與眾不同的亮點”。
陽光之下必有陰影,對一心想要出國的你來說,有必要了解的是,真實的美國留學,不只是那么簡單。就算能進哈佛、耶魯,赴美留學根本不是“逃離學習苦海”的出路。在美國學習,沒有捷徑,無法突擊“優秀”,這是個常識。
所以兒子,直到現在,許多人依然在誤讀美國的中學生活、美國的中學生。媽媽告訴你了一個真美國。事實上,美國大部分學生刻苦努力,成績優秀,追求卓越。中國卓越在分數上,美國卓越在分數以及能力上,無論哪里都要求你自身的卓越,你努力了處處都是夢想的學校。
所以兒子,媽媽不希望你不切實際,好高騖遠,踏踏實實的把初中生活過得完滿,力爭考取心儀的高中。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地球那端生活環境如此優越的美國孩子都那么努力向上,你還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呢?學習路上,無論多么艱辛,媽媽必會一路相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愛你的? 媽媽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