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雖然愛情不是主線,但是仍然是不可不思量的一部分。
【言闕&林樂瑤】
書香世家,出了幾代皇后、宰輔,與皇家淵源甚深。忠君愛國,深入骨髓。可是到了言侯爺這一代,主君越來越多疑,臣子越來越不思進取,朝政越來越腐朽,人心越來越叵測。在祁王和林帥都被冤死后,言侯爺心灰意冷,他知道這亂局難憑他一己之力挽回。
他愛宸妃,也就是小殊的姑姑。可惜林樂瑤被皇上搶走了,這個自己一心輔佐上位的兄弟,登基后翻臉不認人還搶兄弟的女人,太坑了。所謂兄弟,必然君臣為先,言闕本以為心愛的女人會幸福,誰成想居然是如此的下場。這一切激怒了言侯爺,他多年表面上求道,實則想殺了皇上結束當前的局面。可是如林殊所說,這個下策是在泄私憤。還有預津,因為不是言侯爺深愛之人所生,從小到大并沒有得到多少父愛,好在還算是個本心純正的富二代。(劇中并沒說宸妃到底愛的是誰)
縱使皇上和林帥知道言闕喜歡林樂瑤,可是在皇權面前,又有何用。
【四姐&童路】
按理說,畢竟是璇璣公主的徒弟,深諳人心也懂美人計的套路,長相本身也不錯,應該是看不上童路這種長相一般的市井菜販子的,而且還是逢場作戲受了秦般若之托。
也許是見慣了那些虛假的,或者說輕易就能夠被美人計攻破的男人,多是靠不住的。童路,不是大富人家,沒什么出眾才華,可是見到落難之際的四姐,并不嫌棄是寡婦,不嫌棄她的出身背景,只是像普通人一樣,真心樸實的喜歡。
美人計,自古以來,其實從沒停過。能夠抽身離去沒付真情的美人,是足夠理智沒陷進去的。達成目的不傷人命的,是算得上是還留有余地和底線的。
我沒想到四姐也會對童路動真情,這被秦般若看到了,于是四姐和童路被秦般若一個人相互牽制著。與被“美人計”的對象發生了真感情,這不是一個合格的“特工”啊。
四姐,與秦般若同是璇璣公主的門徒,可是更早的看透師傅的復國遺愿不能實現所以抽身離去;也許是見多了薄情寡義的男人,所以才會對童路報以真心。在譽王府知道了譽王要謀逆,不惜身死讓童路逃出去報信。一個滑族人,方知天下不亂,才是正理;也許她也明白,般若和譽王是不會成功的。在城門口,想來童路想著江左盟的恩還沒報完,最愛的女人不能白死,所以以一人之力擋住城門,讓甄平能夠順利逃出去。雖然相逢不早,但能為同一件事而死,也是好的。
只是這亂世,誰會記得這一對連拜堂都沒經過的患難情人的付出?!
【宮羽&梅長蘇】
每次有危險的時候,只要預津在,都會保護看似文弱,實則有好身手的宮羽姑娘。宮姑娘的琴藝確實不錯,長的也算清秀。多年來和十三先生經營妙音坊,也是為江左盟辦事。梅長蘇即使容貌沒有以前那么英俊,可是宮羽對他的愛慕之心,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是一場注定沒法開始也不會有好結果的單戀。梅長蘇認識霓凰在先,縱使這些年沒和霓凰在一起,道德和良知也不會允許他放縱自己。明知自己的身體壽數難長,能少拖累一人是一人。也許越是這樣,越是讓人覺得他專情,不自私。
想來宮羽也明白宗主對郡主的深情,也知道自己是配不上江左盟的宗主的。可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想想宮羽做的熏香,多次想去蘇宅傳遞消息,趁著拜年偷跑去蘇宅沒見到宗主還囑咐童路不要多說。
一個女孩子為了見一下單相思且心愛之人,要卑微到塵埃里去了。
【夏冬&聶鋒】
疾風將軍和掌鏡使夏冬,當年都算是朝廷年輕一輩的翹楚,志同道合喜結良緣本是佳偶天成的幸事。
可是這不幸來自于內部,是夏江。夏江自私到為了自己和璇璣公主的目的,不惜害死愛徒的丈夫作為謀逆的揭發源頭,可憐夏冬誤會了赤焰軍13年,雖然堅信自己的丈夫的忠心是對的。
七萬忠魂,怎能全部冤死梅嶺。天降白雪,火寒奇毒。聶鋒命苦,也中了此毒,不幸的是隔了10多年才被發現解讀,幸的是中毒不深能活的比林殊長并且和夏冬重逢。
變得像猿人說不清話的野男人,無法自救,無法平冤,無法找親朋好友幫助。但是憑著自己的武功底子,憑著對夏冬的愛,他一個人穿山越嶺克服重重阻礙,回到了京城。為了能茍且的活著,只能像野人一樣投村民的食物來吃。即使跑回了京城也不能出現在鬧市,只能在孤山上偷偷的看這夏冬,以為春獵夏冬能跟著,又跑去九安山卻又沒見到,所幸被小殊所救。回到金陵,宮羽用易容術提前了他們見面的時間。
躲藏了多年,追逐了多年,就是為了能見妻子夏冬,當真的見到了,又無法言說。
可是不管怎么說,他們分開了很久卻能再重逢,再為國盡忠。可是林殊和霓凰,終要訣別。大難不死的重逢本是喜悅,再次生離死別實是折磨人心。
【靜妃&梅石楠】
其實人有兩個名字,未必就要分真假,只不過可能一個比較常用和官方,另一個是在特定情境下用的。行走江湖,用名震天下的赤焰軍主帥的名字,確實有些張揚。所以梅石楠和梅長蘇,這兩個名字,都是真的。
我看了好幾遍,才在靜妃和兒媳聊天的那場戲里,意識到靜妃對梅石楠的情義。一個蕓蕓眾生不起眼的小醫女,被人欺負,被年輕帥氣游歷四方的林帥相救,若說有想以身相許報恩的念頭,那絕對是正常并且可以理解的。
可是當知道了梅石楠真正的身份,妻子的身份是皇族,當然明白自己是配不上他的,連作妾的資格都沒有。也許林帥也喜歡楠木,所以化名為梅石楠,也許這才是靜妃喜歡楠木的原因,以寄托一點相思。救命之恩,知遇之情,為了能留在他的身邊,即使進宮為宸妃當貼身醫女也無所謂,想來也算是報恩了。
自古宮里,估計有點姿色的都被皇上占有了。若不從,恐怕也會令林府為難,好在宸妃大度,待她依然親如姐妹。即使林府被滅,依然淡定自保,即使沒有靠山也沒有皇上的寵愛,依然堅強。也是這身份,讓她日后能見證赤焰洗冤成功,能見證自己的兒子,坐擁天下,善待臣民。
還記得因為“臣妾做不到啊”火了的皇后嗎,自古有幾個女子真愛皇上還能大度的不爭寵的,呵呵。
【霓凰&梅長蘇】
年幼相識,青梅竹馬,太皇太后賜婚,弱冠前梅嶺死別,十二年后郡主招親相見。即使十二年從沒再見過面,但是彼此從沒忘記過對面,霓凰行軍遇到難處,林殊會想出辦法去幫她,當然,也是為了國家。即使赤焰逆案被定性昭告天下,霓凰和靖王依然從未相信過祁王和林府會聯合謀逆。若不是交過心,怎會如此深信不疑,無論是愛人還是摯友都是如此。
可是從林殊被瑯琊閣的人救下決定徹底解讀的那一刻起,他們就無法真的再次在一起了,即使赤焰逆案能夠平反。因為林殊活不到壽終正寢了,已經連累了霓凰12年,不想連累她一輩子。可是霓凰的心理有過林殊,這以后還能裝得下誰?
最初的幾集江左盟安排了百里奇,霓凰最終沒有嫁出去,那時還覺得林殊是不是還有點私心?后來覺得林殊不是這樣的人,即使不能再和霓凰在一起,他也是希望她幸福的,他本來是不想暴露自己真實身份的。只是來應征娶親的人,確實沒有太合適的,而霓凰終究還是最先識破了他原本的身份。
當聶鋒和冬姐重逢之時她才明白,原來自己最在意的林殊哥哥早就知道自己活不長了。他們的相逢只能是短短的幾年,還要再次訣別,他們終究無法完婚。冬姐他們夫妻重逢本來很令大家高興,可是自己和愛人的結局,是任誰都難以拯救的。多年征戰,照顧弟弟,懷念故去的愛人,是支撐,是信念。弟弟長大,愛人歸來,以為幫助愛人洗冤成功后能歸隱過簡單幸福的日子,沒想到……若不是還要繼續擔負保護林殊哥哥和靖王開創的新朝、整肅的江山之職責,我擔心她會消沉,會想隨林殊而去。
【夏江&璇璣公主】
想來璇璣公主長的還是很有紅顏知己的外貌和氣質的,雖然觀眾沒見過她長大的樣子,當然最重要的品質,應該還是蠱惑和控制人心。一開始聽聞夏江因為璇璣公主的原因促成了赤焰逆案,我以為他是昏了頭了,為了一個滑族女人陷害本國忠臣良將和當朝賢王。后來經過梅長蘇在懸鏡司的口述才明白,夏江是如此的自私,就因為預料到祁王登基后會裁撤懸鏡司,就不惜害死祁王和赤焰全軍;后來發現靖王有上位的趨勢,就不惜聯合譽王再次想辦法構陷靖王。這哪里是一個忠君報國鐵面無私的懸鏡司首尊該做的事,著實可恨!!!
璇璣公主,太善于玩弄人心,用女人的身份來搜集各大官員府邸的消息。當年若不是夏江的妻子心善,不忍看她一個王國公主在葉幽庭受盡欺辱,璇璣公主恐怕未必有機會勾引夏江謀后面的事。夏江與妻子是有孩子的,夏夫人也是給過他機會的,無奈二人不肯回頭。不能讓孩子也和夏江這個父親一樣將來走上歧途,所以攜子出走了。
我個人感覺她對夏江的心利用偏多,應該沒什么真感情。一個滑族公主,真的會看上一個敵國的臣子嗎?不惜當小三破壞人家的家庭?(其實按理這件事就不該發生,皇上不喜歡別人為葉幽庭的奴婢求情,尤其還是個敵國公主)。可是即使她死的早,依然囑咐剩下的門徒要聽從夏首尊和秦般若的指派,可見夏江對她的“忠心”,以及她自信即使死后夏江也會“配合”自己的徒弟般若。
其實我覺得夏江很矛盾,在徒弟們面前總是裝著無比忠心和清廉的夏江,當年夫人都出走了,他和璇璣公主的事必然是“近人皆知”,難到徒弟們都不曾因此懷疑過他的忠心嗎?按理說要真是忠君愛國,就不該允許夏夫人可憐這個敵國公主,真是越想越氣憤!!!!
【蒞陽&宇文霖】
想來景睿的父親當年即使是身為質子,也一定是容貌俊朗氣宇軒昂的翩翩佳公子,要不然怎么能和年輕貌美的蒞陽公主兩廂情愿即使明知不可為還是懷了景睿。
同為皇室中人,出身既是優勢,也是負累和無奈。先皇太后怎么會允許自己的女兒遠嫁到南楚,更何況還是一個做過質子不受重視的異國皇子。將來若是兩國為敵,蒞陽公主該如何自處、會不會受牽連。也許當年年輕氣盛以愛情為先的公主并沒有想到這些,所以才會求母親放她和質子同去,可是先皇太后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女兒打算。女兒硬是要生下和異族人的孩子,孩子不能沒有父親,正好出現了喜歡女兒的謝玉,即使謝玉的家世不夠顯赫,但是也要斷了蒞陽去南楚的念頭。
而蒞陽公主,應該是逃回去的宇文霖,這一輩子最愛的女人,往往越是不能長相守,最是讓人長相思。他一定常常對女兒宇文念提起蒞陽公主和那個從未見過面的兒子,所以宇文念對這個從未見過面的哥哥也有感情,希望他能跟自己回南楚,去父親膝前盡孝,彌補他多年心里的夙愿。在死之前能見到自己和心愛的人的兒子,才不算留有遺憾。
情出自愿,事過無悔,既然拗不過天,又何必怨天尤人。方是明理豁達之人所思所想所為。
【謝琦&卓青遙】
這篇文章里,我覺得最可憐的就是這對小夫妻,她們其實沒什么錯,只是父輩的債,報應在了他們身上。
這婚姻,源自父輩的交情。而父輩的交情,源自景睿的身世。若沒有梅長蘇的洗冤歸來,說不定太子能順利登機。謝家能一直榮耀,而這一對小夫妻,也許能幸福到白頭,有個好的結局。
可是身為皇親,怎能平靜的過一生。卓莊主父子都聽從謝玉的指派,作為謝玉的女兒,謝琦明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公公要去做危險的事,可是不能阻止,什么也不能說。
作為女人,很多事情無能為力。景睿25歲生日宴那一夜,謝琦和謝弼都無法阻止謝玉對卓家下殺手。所有在場的人都知道了謝侯爺當年所做的事,謝琦知道,她的母親、父親的自私、對卓家都是有所虧欠的。
情緒不穩,胎氣已動,氣血已虛,胎位不正,她知道自己和孩子只能活一個。無論是出于對自己孩子無私的愛、出于對丈夫卓清遙的愛,還是出于為自己的父母贖罪;當年害死了卓莊主的兒子,如今一定要保住卓家的孫子。所以她求母親,保青遙這個孩子。
蒞陽公主其實更想保自己的女兒,就像謝琦只想保青遙這個孩子一樣。可是,終究,因為這黨爭,丈夫被抓,女兒難產而死。能做的只是讓卓家的孩子回到卓家,這是女兒的遺愿。
我希望卓青遙以后能續弦,讓孩子在一個完整的家庭長大,盡量不要告訴孩子爺爺輩的恩怨。長大以后只要讓他知道,他難產而死的母親,是很愛他的,這就夠
【非常老套的在這墨跡一句,祝天下有情人能健康幸福的在一起,好好過日子,沒啥事別總瞎鬧。】
?????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