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們都會面對形形色色的觀點,會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異同的一些界限,然后會面臨爭論,亮出自己的立場,與他人觀點合并或者割裂,最后就會形成各種各樣不同的觀點,原因暫時以我23歲的視角,我只闡明我個的觀點,不作任何偏向和導向。
當我們的認知有限、理性有限,一路走來成長經歷思維慣性模式都不一樣,加上人本就是一個復雜性的動物,何況具體到個人再具體到思維模式,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觀點。所以說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并不是說用“三觀”就能區分的。
你看不慣的事情也許幾年以后就變得見慣不慣了。正因為你現在的價值觀接受不了現在的觀點,也許是年齡不夠,也許是心態不一樣。價值觀的形成有時候不是看年齡的長度,而且經歷的密度,就比如“你終究活成了你討厭的人”一樣。
這一切就交給時間,《烏合之眾》里句句是經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時間是唯一真正的創造者,唯一偉大的毀滅者,是時間將信仰、思想的碎屑堆積成山,在其之上生長出一個時代的觀念”。
因此對所有事情、觀點、思想都具有一種包容性,不去批判誰對誰錯,這并不是胡攪盲纏不分對錯,而是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對錯,對錯本身都是人類所定義的,對錯的界限也是如此…
我們要允許多種觀點的出現,包容不同的思想,這會在各種交往中印證,“三觀合不合”不是看雙方的三觀相同還是不同,我覺得是雙方對待各自三觀的態度,就比如即使觀點不合也能夠接納對方的觀點。
所以不要武斷,更不要帶節奏,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去對別人的事情指指點點,因為你只是從你自身的立場出發用你的思維定式去衡量這件事,至于你衡量出的對錯也是你自身對這件事情定義的對錯,并不是這件事情本身的對錯,得出的結論也必定帶有片面性。對待一些事情包容多一點,對待一些思想多元化一點,你的視角也會更寬闊,認知等級也會更高,自身也會發展得更好。
雖然馬哲教會我們批判的視角,但也教會我們辯證和全面,一件事情一種觀點一種思想能夠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我始終相信存在即合理!
2021年4月8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