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編寫代碼,令人頭痛的事情莫過于命名。給文件夾,文件,控件,狀態變量等等。使用中文一定不是個好的解決方案。雖然LabVIEW中文版對中文的支持是不錯的,但也總過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bug出現,如在LabVIEW RT下中文命名的VI,在編譯部署后,是無法訪問的。
我的解決方案是使用五筆字型編碼方案。所有命名先用中文,不受字長限制。然后使用下列規則進行五筆編碼:
1. 編碼長度:
1.1 文件夾 -- 3
1.2 控件名,變量名 -- 4
1.3 VI名 -- 7
1.4 狀態變量 -- 8
1.5 其它 -- 5
2. 多字編碼:
2.1 依次取每字的第一編碼。
2.2 最后一個編碼取最后字的第一編碼.
2.3 如果編碼不足,依次使用前面字的第二,第三編碼。
3. 重碼規避:
3.1 將最前面的字移到最后,再進行編碼。
該方案的最大不足是解碼不方便,特別是在閱讀源代碼時,為此我專門寫了一個電子編程字典程序。編程時隨時添加。閱讀時,隨時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