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啊绷⑾摹笔怯纱杭跋牡拈_始,也是春天結束的標志。蘇學士有云“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萬物生長,季節更替乃人生之規律,猶如少女之出嫁,父親再不舍也得放手,所以才有“傷春悲秋”之俗!
“立夏”于古之中國,老祖先遺留了許多習俗,最廣為流傳恐怕要算“疰蛋”這一習俗了。立夏吃蛋來源于俗語:“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也是家中老人為下一代小娃祈福平安健康的一種習慣。這一天,心靈手巧的老人或媽媽用紅絲線編織網袋裝入一只粉色的熟蛋掛于小兒胸前或床頭,而后給小兒吃掉,可保小兒一夏無病無災。
圖片發自簡書App
立夏后氣候濕熱,宜“養氣靜心,潤燥止火”,養生宜食些什么呢?簡介如下:
水果:櫻桃、菠蘿、枇杷、楊梅、西瓜…
蔬菜:蠶豆、蘆筍、茭白、苦瓜、山藥…
其他:白米蝦、豆腐、牛肉、白魚、鴨蛋…
夏天雖是個燥熱的季節,可也是個滿懷希望的季節,經歷一夏的歷煉與準備,會迎來碩果累累的金秋!讓“初夏”的種子催熟整個夏季欲望,發芽生根,到秋天結出更美好的回憶!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