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在每年公歷的5月5日或6日,2012年的立夏在5月5日10時20分,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它標志著春天的遠離,夏日的開始,所以這一天古時也稱為春盡日,春天結束的日子。而習慣上,人們也常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一、立夏經典食物:立夏蛋
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酒,內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除了吃蛋之外,還有另外的玩法。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線編織成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朋友們還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這天最快樂興奮的事,拄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立夏為什么要吃立夏蛋呢?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征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立夏日一般在農歷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后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姜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推薦菜譜:鹵煮五香茶葉蛋
主要食材
雞蛋8個、紅茶包2包(或普通干紅茶15克)八角、香葉、桂皮、辣椒、花椒各若干(香料參考分量:八角4個香葉4片桂皮2片辣椒8個。不吃辣的不要放,花椒20粒)。
做法:
1、雞蛋冷水下鍋煮10分鐘撈出晾至不燙手,將雞蛋敲至殼有裂紋;
2、鍋中放入香料加入水至鍋的最高水位線;
3、湯料煮開后加入5大勺生抽(75ML)1大勺老抽(15ML)加入紅茶包;
4、再次煮開后下入敲碎的雞蛋蓋上蓋子小火煮上15分鐘關火燜上幾個小時,就可以吃了;
5、建議晚上燒上燜到第二天早上吃,非常的香和入味。
二、立夏稱人的習俗
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起源于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后,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并拜托其后媽、已回娘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后,在橫梁上掛一桿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這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舊時母親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穿時一邊哄孩子吃茶葉蛋,當孩子張口咬蛋時即一針捷穿。也有為家養貓兒穿耳朵、札上紅頭繩的。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三、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
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一說是莧菜、元麥,蠶豆,也有說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一有說是梅子、杏子、櫻桃,也有說是梅子、櫻桃、香椿頭);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一說是鰣魚、鯧魚、黃魚,也有說是鰣魚、銀魚、子鱭魚)。其中以嘗地三鮮最為普遍。有的地方還有立夏吃霉豆腐的習俗,說吃了霉豆腐就不會倒霉。
在江陰,立夏我們經常會吃莧菜,家鄉話讀han菜。老人說立夏吃han菜,可以不懼夏。大舅婆喜歡做莧菜肉餛飩給我們吃。自己成家了,省事就炒個蒜泥紅莧菜吧。
推薦菜譜:蒜泥紅莧菜
主要食材
干辣椒、紅莧菜、蒜片、鹽、干辣椒。
做法
1、莧菜摘洗干凈清洗后用凈水浸泡五分鐘后再沖洗瀝干。
2、切蒜片,清洗干辣椒。
3、鍋熱入油,倒入蒜片和干辣椒炒香,而后倒入莧菜。
4、調入鹽,不斷翻炒,直到莧菜炒出漂亮的玫紅色汁液后再加入一次蒜片翻炒幾下后關火裝盤。
用莧菜湯來拌米飯,把米飯染成玫紅色,這個飯看起來又美又好吃哦!
四、立夏吃啥最養生?
民間常說夏天是苦夏,為什么稱為苦夏,也是因為夏天多吃苦味的東西有利于五臟六腑的五行運做。一起來看看適合立夏甚至整個夏天的食物吧
1、立夏要補夏:鴨蛋補夏
俗傳,立夏吃蛋,叫做補夏,使人在夏天不會消瘦,不減輕體重,勁頭足,干活有力。老中醫說咸鴨蛋在夏天吃了人有勁,這和營養師的說法不謀而合,營養師稱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含鈣量、含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是夏日補充鈣、鐵的首選
推薦菜譜:咸鴨蛋
2、立夏要降火:苦瓜降火
不要覺得苦瓜苦,苦瓜越苦,敗火清熱降火的效果就越好,但這并不代表所含的其他成分有什么不同,因此只要按照您喜歡的口感和偏好挑選,就可以啦!
推薦菜譜:山藥炒苦瓜
3、立夏要養心:蓮子養心
養心季節是夏,此時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易傷心血。蓮子芯的味道雖然比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養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壯腸胃
推薦菜譜:蓮子松仁玉米
4、夏天要補血:章魚補血
章魚(八爪魚)有補血益氣、治癰疽腫毒的作用。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元素,并還富含抗疲勞、抗衰老、能延長人類壽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黃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適宜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
推薦菜譜:章魚沙律
5、夏天要解毒:草莓解毒
夏季是盛產草莓的季節。食用草莓能促進人體細胞的形成,維持牙齒、骨、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促進傷口愈合,并且還有解毒作用,古代人有傷口會多吃些草莓。現代營養師也認為草莓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含有多種有機酸、果酸和果膠類物質,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排除多余的膽固醇和有害重金屬
6、夏天要通氣:萵苣通氣
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可治療便秘,是貧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薦魚腥草拌萵苣。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祛痰的功效
推薦菜譜:蔥油青筍絲
7、夏天要清腸:豌豆清腸
豌豆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順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推薦菜譜:水煮豌豆
清光緒八年《嘉定縣志》:夏至日,稱人,云不痊夏,戒坐戶檻。痊夏,似可理解為暑期綜合癥。清代《浪跡續談》:杭人謂自立夏多疾者為痊夏。其實立夏日的種種習俗大部分與預防痊夏有關。夏季炎熱,有些人不能適應氣候,吃不好,睡不好,一到暑季人就瘦下來,南方稱此為痊夏,北方有苦夏或枯夏之說。由些可見,如何度過好夏天,我國古人很早便極為重視
立夏過后,溫度可能逐漸攀升,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等。天氣一熱,人們食欲也有所下降。膳食調養中,我們不能總是吃自己偏愛吃的幾種食物,也不能暴飲暴食,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清淡為主。另外就是嘗鮮啦
眼看就立夏了,中醫五行認為進入了巳月,也就是熱和濕并重,所以趕緊熬碗紅豆薏米粥喝,驅除濕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