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了一部電影,其中有一個小片段中有一個面目猙獰內心卻不然的俠客來到一個貧困但快樂的鎮子,他以兇神惡煞的面目示人,嚇退圍觀群眾,一群孩子非但不害怕,還湊上去與他玩鬧,成人與孩子的差別,可見一斑,這讓我馬上想起觀念的重要性,一者孩子的觀念里沒有植入恐懼與面目的必然關系,二者孩子的世界里沒有出現惡,他們不知道那是什么,好奇的同時反而一視同仁了。
從小就學,人之初,性本善,當聽說有性本惡的說法時,是一點也不相信的,同時知道兩種說法的人,也只能選擇一個世界生存下去,剛開始的時候無善惡,后來的行為就是有過選擇的了,就像有宗教信仰的人,對其深信不疑,也是選擇了一種方式,堅定的走下去。
還好,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利。
運氣的好壞也是通過選擇的結果。幸運與不幸的概率并沒有想象中不可測,相信壞事會發生,它一般會成真,而相信好事會發生,它卻并不一定如愿。有人去算命,聽到不好的消息總不愿相信,聽到好話恨不得立馬成真,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總有人本命年各種不順,犯太歲,總有人深信星盤中的水逆,一些預言被證實、被推翻,還有更多的命中注定讓人無能為力。但身邊看起來總被命運眷顧,常遇貴人相助,逢兇化吉的人也有,如果一個人總把注意力放在對過去或未來的擔憂上,怎么還有能力專注于眼前的事情呢,所以才說,運氣有一部分也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認識到觀念與自我選擇的重要性,便能理解周圍環境為何如此了,下一步就該把注意力放在怎樣去改變上了,大的世界里你只是一個小小的元素,你的世界里你才是核心,改變了自己的觀念,你的世界已經開始改變了,當然,這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換言之,任何人在選擇了自己的處事方式的時候,已經為自己選擇了相應的世界,這個世界里什么樣的人都有,周圍人對你的反應,其實是你在他們身上的投影,怎樣對待他人,別人就怎樣對你,這種結論短時間或許不明顯,隨著時間越久,這個結論越能被證明,想想身邊的朋友,他們和你的關系,就可以明白了。
有一些人習慣有意無意地評價別人,通過一點語言或行為揣測別人的意圖、議論對方的行為等等,實則帶著隱形的偏見輕率地下結論,要知道,別人是什么樣子,并不是由你的大腦想象出來的,當偏見形成,便會傳遞給大腦一種信息去有意佐證這一點的正確性,畢竟有人總自以為聰明。人和人的交往中,沒有絕對的輸贏,這一點在《高效能人士7個習慣》中也有提到,真正聰明的人會去爭取共贏的結果,最糟的情況是共輸,也是溝通中盡量避免的。
什么樣的人,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你善待自己的世界,它才會善待你,你怎樣對它,它便怎樣回報你,選擇決定一切。
最后,你希望活在什么樣的世界,那就先按照那個世界應有的規則去行動,自然而然你就會慢慢向那個世界去靠攏,最終真的活在那個世界里。
當下到更好的未來之間,是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