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聽到各個公司的年會信息,比如去巴厘島、新加坡,還有三亞,一個個從朋友圈里展示出來的年會信息盛大而高逼格,顯得欣欣向榮。
很可惜,我沒有參加過太多盛大的年會,倒是幫人組織了不少年會的活動,看著員工一個個興高采烈的樣子,心底還是有落差的,畢竟年會算起來就像一個集體到了年底的一次總結,大部分企業都會這個時候,評選出一些優秀的員工,并給予一些獎勵,而且大家都關心的年終獎都會隨之而發。
百科記載:年會指某些社會團體一年舉行一次的集會,是企業和組織一年一度的"家庭盛會",主要目的是激揚士氣,營造組織氣氛、深化內部溝通、促進戰略分享、增進目標認同,并制定目標,為新一年度的工作奏響序曲。
實際上,在我所經歷的很多年會中,切身體會曾經的一些直銷企業的年會最有現場感,比如安利、國珍等等,但是這些企業的年會卻不會選擇太過豪華的酒店,只是選擇一些更加實惠而且場地比較大的地方,畢竟這些企業的員工很多。
即使是那種普通的場合,他們依舊玩的很嗨,一定會將這一年中所有未曾在客戶身上發揮出來的余熱激情都會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
而另外一些就是保險企業,這些企業選擇的場地和直銷企業類似,但是他們相對來說會更大氣一些,為了宣傳或者造勢的目的,依舊會選擇較大的一些場所去,氣氛仍然很熱烈。
以上兩種屬于是員工自主性特別強的年會,如果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說,這也算是一種高逼格的年會,非常有意思,若是作為旁觀者而言,幾乎很難理解那種情感的抒發。
接下來的是屬于極高端性的年會,一般都是一些互聯網高科技企業,一年內員工加班無數,當然員工的待遇也隨著企業的盈利而充分的體現出來,這種企業最大的特點是喜歡高端,但是不喜歡俗氣,很講究品位,所以會選擇國內熱門的區域去開年會,既是對員工的一種獎勵,也是企業實力的象征。
話說還有一種就是非常牛氣的年會,那是絕對不差錢,酒店都是隨便挑,餐飲標準都是最高的,再差一點都可以把一家酒店包下來了,甚至有些一家酒店都不夠,這類型是國企之前的風格,但是如今已經鮮有人敢做這么大膽的事情了。
而另外一些奇葩的年會,比如前段時間開年會送員工瑪莎拉蒂,事發不久就聽說被調查了,看來這樣的企業在實業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還如此豪放的實在不少,可能因此而被發現,原來是干了違法的事啊,所以做企業,還是要低調一些的好。
其實,無論是何種年會,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從一些外企流入國內,這種年會才算是流行了起來,而自古以來,掌柜的們都會在年前邀請小二們一起共同聚餐一次,順帶發一些紅包,這種最初的雛形早已經形成。
從2012年開始,似乎年會已經成為一種歷史,帶給每個已經失去年會的員工是一種遺憾,而對于酒店和從業者來說,年會的消失和簡化,帶來的卻是一個嚴酷的冬天。
我也算是無法參加這種高逼格年會的一份子,馬上年關了,想想可能沒有年會參加的人不少,寫此文以感嘆,至今那些年輝煌的年會,也期待年會雖然沒有了,卻不會減少人情味,至少在集體的范圍內,會感覺到絲絲關懷,我們活著并不是一個人,而是在一個集體里面。
偶爾想起看到過的那些直銷企業的年會,還是很感動,那是屬于發自內心的感覺,并沒有參雜太多的功利性,那是一種有個人情感和娛樂,同時也是對一年以來酸甜苦辣的宣泄,真實而感動。
工作,有時候如同吃飯,在各種時候遇到各種味道,不同的時間里同一種味道可能會有千變萬化,恰似工作一樣,一輩子不會只做一份工作,尤其是喜歡的工作,讓自己日夜思念,廢寢忘食,但不見得人人都能遇到。
所以,當遇到這樣的工作,即使沒有年會,也會覺得光彩,而既不如意,又沒有年會,便產生巨大的心里反差,也許就是跳槽到下一份工作的前提。
致漸漸逝去的年會,那些有的或者沒有年會參加的同仁們,也許下一場年會你會遇到不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