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玩簡書,寫一下聽書筆記《爸爸軍團》
? ? ? ? ? 前幾天聽了一本書《爸爸軍團》,這本講的是一位美國作家布魯斯在四十幾歲生活如日中天的時候,被確認自己患上了罕見的癌癥“骨肉瘤”,當時他正有一對很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沒辦法看著女兒們長大、不能陪她們成長就在要她們的的生命中匆匆退場了,于是他就萌生了“爸爸軍團”的念頭。從他這一生當中的不同時期找6位他最欣賞、信賴的朋友組成這個爸爸軍團,用每個人身上不同的特質和特點給予女兒們不同教育的故事。
? ? ? ? 第1位:行者爸爸。這位“爸爸”是作者在高中畢業的那年夏天到歐洲交換旅行時認識的,他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旅行,見多識廣、愛冒險,身上有一種混合的特質,他理解鄰居的真正價值,懂得與人建立聯系的重要性。他半生都行走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對一切都保持的開放的態度,他可以教會女兒們與人相處的訣竅,在廣闊的天地中體驗自己的人生,教她們做個行者,而不是觀光者。
? ? ? ? 第2位:做自己爸爸。這位“爸爸”是作者是上大學時在徒步中認識的,他們做了2年的室友,還結伴做了2個月的背包客,25年里一直保持著親密的聯系。他們倆在一次旅行期間,“人字拖事件”讓作者印象深刻,這位“爸爸”在入住豪華飯店時堅持穿人字拖被工作人員轟出來也不妥協,他覺得不只是鞋子本身的問題,而是在于要做覺得正確的事,不管在哪兒,都要做真實的自己,而這也正是作者希望女兒們在這位“爸爸”身上學會的東西。
? ? ? ? 第3位:夢想爸爸。這位“爸爸”是作者在寫作第6年認識的,他是一個暢銷書經濟人,一個販賣夢想的男人,,,他從小的體型和體重讓他有強烈的自卑感,21歲的時候他用6個月的時間瘦了36斤,這讓他明白,只要下定決心,就無所不能,只要有目標,就要去實現他,面對理想中的遠大報負和現實里的殘酷挫折間存在的兩難沖突,他總能找到一套巧妙的方法應對,誰都可以做不切實際的夢想,但只有少數人能找到自己有能力實現的那個夢想。恰恰是一撮懂得根據自己能力改變夢想的人,才真正享受了夢想饋贈給我們的幸福感。
? ? ? ? 第4位:老朋友爸爸。這位“爸爸”除了跟作者一起長大外沒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兩個人雖然多年未見,但從未忘記。彼此的心中永遠都是8歲那年一起抓小蝌蚪的樣子,無論走到哪里,無論離開多久,都能記兒時故鄉的回憶永不褪色。他可以教會孩子們怎樣去刻下自己的回憶,去喚醒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東西。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什么時候需要一個好朋友帶你回到記憶中的家。
? ? ? ? 第5位:好奇爸爸。這位“爸爸”是一個愛質疑的朋友,會挑戰各種假設、擅長挑錯、找漏洞,他身上有一種如饑似渴、永無休止的求知精神,這是作者希望他能傳遞給和女兒們的,讓他教會女兒們,盡管那些生活在一成不變的答案中的人們覺得更安全、更放心、更穩定,但在問題中生活的人才是探索者。
? ? ? ? 第6位:創造力爸爸。這位”爸爸“是女兒們自己選擇的,他對世界有明銳的感知能力,他會教會女兒們去享受全景的遼闊、欣賞細節的完美,他們教孩子們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讓她們背詩歌,培養美感,他也希望教會女兒們懂得發現美并不是什么難事,只要學會看見烏云的背后,自己走出去收獲奇跡,就能永遠記住曾經見到彩虹時候的那種感動。當然,他也會教會女兒們明白,她們的爸爸在病倒的時候,也依然保持的發現美的態度,他也希望她們用這樣的方式看待世界。
? ? ? ? 作者寫給6位“爸爸”的信確實很感動,除了感動外我們還能從中體會到很多東西,我想作者希望女兒們從這6位“爸爸”身上學會的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思考和學習。為人子女者在你已經自然的有點淡漠的父母關系中想想他們為我們做了多少刻意且不易的事,為人父母者想想你能為孩子傳遞的品質中有沒有行者、做自己、夢想、老朋友、好奇心、創造力,,,或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