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學里面有兩種人,一種是每天穿梭在學生會和輔導員身邊的社交達人,一種是每天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宅男宅女。后者會經常羨慕前者,覺得他們好像跟誰都認識,混的很開。
有些人依葫蘆畫瓢也向他們學習,參加學生會,競選班干部,那里有活動那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久而久之會產生一種四海之內皆兄弟,全校師生我都熟的幻覺。這樣做本無可厚非,可是大學四年就這樣一味沉溺在社交里就真的正確嗎?
這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如果你是一個站在講臺上說話都緊張的人,那么參加學生會鍛煉說話辦事的能力,這是應該要去做的。
第二種,如果你是一個站在主席臺上都能侃侃而談的人,為人處世,說話辦事,都輕車熟路,社交活動純粹是為了將來能夠“多個朋友多條路”,那么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有時間去跟別人搞人際關系,不如去把PPT和EXCEl學好來的實在。
學會與人溝通,學會說話,學會為人處世,是一個人立身于世最基本的技能。
/02
說來慚愧,這個技能一直到今天我都還在不斷的學習當中。我現在工作的崗位是廣告公司客戶經理,每個月到都要到客戶那里提案,提案的時候就需要演講PPT,PPT的內容其實我都知道,但是要用嘴巴講出來,還要講的讓別人聽得懂,這個就比較困難。為了克服這個毛病,我把要演講的內容寫在本子上,然后反復練習。
這樣做雖然能夠做到把PPT的內容基本講清楚,但是真的比較生硬啊。而我們公司之前的策劃總監,他講方案的能力是會被別人錄下來當做學習教程的,兩者之間的差別是我講話像是話都說不清楚的大學輔導員,人家是馬云附體。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我從小到大真的很少在公開場合發言,如果我大學的時候不要那么臭清高,多抓住機會鍛煉一下,也許現在就不會這么窘迫。所以,如果你自己是那種語言能力不強,又想鍛煉下自己的人,那么確實有必要參加學校的那些社團鍛煉下自己。
還有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問題,有些人別提演講了,跟陌生人說個話都緊張,這種人我是強烈建議你不要天天窩在宿舍看韓劇了,有時間多參加些活動,起碼要做到跟人正常交流沒問題。
/03
我讀大學那會雖然沒參加過所謂的學生會,那是因為我壓根就不需要鍛煉啊,我爸媽從小教我做人做事,談吐說話的技能完全能夠應付日常生活,就算是在班級里,我這么一個低調的人,在一次演講課上首次發言就直接被老師點名說好,要請我吃飯。
現在好多大學生不要說社會技能,連個生活常識都不知道,例如出去兼職被騙錢的,例如被騙入傳銷的,例如女孩子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他們除了父母親戚就沒接觸過外面的人,你要是在外面多跑一跑,多聽聽別人的經歷,多讀幾本書,也不至于說傻不拉幾的被騙到傳銷里面去。
再就是人嘛,總歸是群體性動物,總得有幾個朋友,你經歷少,見識低,格局小,天天就盯著宿舍那幾個人,成天就知道跟他們糾結誰誰誰在背后說了誰的壞話,誰誰誰拍輔導員馬屁,誰誰誰跑去勾引教授了,無不無聊,你要是見識夠廣,格局夠大,才不會天天跟別人計較這些屁事,因為你會覺得那些都是小事,不值一提。同時你自己也會變得更加豁達,你為人坦蕩,自然而然朋友也會多,也就不會說什么為什么你連個朋友都沒有了。
再說在大學里的第二種人,他們年紀輕輕,說話卻官腔十足;他們少年老成,卻深諳官場之道。他們精于算計,是中國大學培養出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我讀大二那年,學院的學生會重新選舉,一個候選人投票做假被揭發了。雖然這種情況在大學很普遍,但是我真心有點瞧不起這類人,天天給輔導員端茶送水,鞍前馬后,抓住一切露臉的機會,在臺上講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以為這就是中國社會的處事之道,他們提前掌握了這種技能,眼睛長在頭頂上,不可一世,覺得全天下就自己最牛。
很多沒讀過幾本書的女生也對這樣的男生頂禮膜拜,投懷送抱,輕松地解開了褲腰帶,可是我就是瞧不上這種人,簡直比萬惡的甲方還討人嫌。
說句不好聽的,他們成天和輔導員勾結,不就是為了能夠某個一官半職,或者將來在找工作的時候能夠得到些幫助嗎?可是這種不想著提高自身能力,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也許能夠獲得短暫的利益,但是真到畢業了,當你頂著40度高溫在人才市場無人問津時,才會幡然醒悟,自身能力不夠,認識再多的人也白搭。當然也有人不醒悟的,還想著有哪些學姐學長可以幫忙,繼續拿著父母的錢,請別人白吃白喝。
這些在學校里長袖善舞的人,為什么到了社會就完全吃不開了呢?
/04
因為他們連最基本的技能都不會。
別人在準備英語四級的時候,他們跟那些所謂的學姐學長吃吃喝喝;別人在學習功課的時候,他們在想著如何巴結輔導員。別人在為了考研的理想而奮斗時,他在盯著“學生會”主席那個破稱謂。
他們很聰明,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真正的聰明人,會明白一個常識,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對等的,你對別人有價值,別人才會跟你處下去,你對別人沒價值,你就什么也不是,這不是你吃幾頓飯,和幾頓酒就能換回來的。
鳳棲梧,我們要做那棵梧桐,而不是做一只麻雀,還以為自己是鳳凰的麻雀。
再就是年輕人要有年輕人的血性,20多歲的年紀,本該像老虎一樣勇者無敵,卻把自己活成了狗的模樣。
性格內向的人,并不代表將來就會混不好。在社會上很多崗位,例如程序員,工程師,設計師,等等職位他們并不需要你會抽煙會喝酒會拍領導馬屁,只要你專業技能過硬,你就是大牛,(當然前提是你最基本的為人處世,情商沒問題),你就能獲得別人的尊敬。
/end
大學四年,最重要的不是認識多少人,有多少個朋友,而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無論成功或者失敗,都要趁著年輕而奮不顧身一次。
當你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為之努力的時候,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朋友不在乎多,志同道合,真正能夠用來交心的,有1~2個已經是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