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越來越臨近預產期了,帶去醫院的東西也開始一樣一樣的往箱子里放,滿心的盼望和幸福。而就在這個時候,分歧來了。然后我發現這個問題不是只有我和我婆婆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觀念問題。
? ? ?第一個問題是,我說奶粉暫時不帶去醫院。等寶寶出生了,根據現實情況如果需要再回家拿嘛。婆婆不樂意了,婆婆說,寶寶出生當天晚上醫生就會要求你喂奶了。我說,那如果我當天就可以母乳喂養了奶粉那么一大罐帶過去多累贅啊,而且,剛出生的寶寶頭兩天是不會餓的,可以暫時先不喂奶粉的,寶寶有需求了就讓寶寶吮吸以促進早一點有母乳嘛。婆婆說,你不聽人說你到時候醫生會催你的,不帶到時候還要在醫院買。我想的是我已經有奶水一個月了,總不會寶寶出生了還會沒有吧?如果真的沒有,到時候回家拿就可以了嘛。我覺得,作為婦產科醫生,我的孩子我用我的方法喂養教育,醫生還能強迫我不成?
? ? ?第二個問題是,我不帶奶瓶,寶寶用來喝水的奶瓶。 之前買的時候,自己都不懂,育兒軟件上那些寶媽都說需要買兩個奶瓶,一個喂奶粉,一個喝水,我也就跟風一起買了??墒强磿鴮W習以后我才知道,新生兒,六個月內的寶寶并不需要額外的喂白開水或者蒸餾水。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天需要八杯水,換句話說每天需要攝入2000ml的水,包括水果蔬菜白開水等等,那為什么我說小寶貝六個月內不需要喂水呢?
? ? ?新生兒出生后,吃的要么是奶粉,要么是母乳。首先,寶寶在這六個月內幾乎是不添加輔食的,寶寶喝的只有奶粉或者母乳,水含量其實是都夠的,這是其一。
? ? ?其二,大多數新生兒出生他的血液大概是300ml,那么假設我們每天,一整天總量只給寶寶喂100ml的白開水,那么寶寶體內的水分就增加了30%。那大家都知道,喝水嘛,排泄能力看的是腎臟功能,前面說到我們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取大概2000ml的水,那是為什么呢,因為有科學研究指出,我們人體每天包括出汗,皮膚蒸發,還有尿液等等水分的流失大概是1800-2000ml,那小寶寶的腎臟有多大呢,一歲一下的寶寶只有成年人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也就意味著新生寶寶一天最多最多只能排掉200ml的水。這樣一說,大家會說,200ml那我家寶寶才喂了100ml的水啊,排掉沒問題啊,是啊,沒問題,可是,寶寶喝的奶粉母乳,算進去有多少了呢?母乳嘛,是根據寶寶需要按需供給的,那我們以出生一個月內的寶寶喂奶粉為例,大家喂奶粉都是按時間按量喂的,這個時候的寶寶一天喂奶粉的次數最少是6次,而每次最少是60ml,這樣一算,寶寶和奶粉除了營養還有水分,這個水分已經足夠寶寶小小的腎臟排泄了,寶寶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是足夠的,我們何須多此一舉的還要喂寶寶喝水呢。我們該關心的是寶寶需要而不是我覺得寶寶需要,我們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自己想當然。就像奶奶覺得我冷一樣。
? ? ?下面再來說一說寶寶喂水過多的害處,以前我們都只知道我們要多喝水,多喝水對身體好,然后后來我們又聽說了水不能多喝,喝多了會水中毒。然后我們才知道,哦,原來每天水量攝取在2000ml左右是最好的,過少不太好,過多了也不好。 那水中毒是什么呢,是我們喝的水太多了,超過了腎臟的排泄能力,那水分只能積累在我們的體內,我是學生物的,我們每天要吃鹽,補充鈉,那當我們喝了過多的水分不能夠排掉的時候我知道細胞吸水,吸收吸收吸收細胞膨脹,我們體內的鈉含量是固定的,但是水分多了,這時候很顯然鈉含量就不足了,會引起脫水低鈉癥,反正就是會生病的。輕一點的頭暈眼花啦,嘔吐心跳加快啊,那嚴重的不用說了,腦癱啊癲癇啊腦神經有問題啊甚至生命出現危險都有可能的。對于成年人我們知道表達自己感受,尋求幫助,但是寶寶呢,只有哭來表達,如果我們能夠明白寶寶的哭是生病了,不舒服了帶他去醫院能檢查出來那最好,可是如果我們不知道呢,我們以為寶寶哭是尿了餓了需要哄了呢?然后繼續給寶寶喂奶喂水...
? ? ?寫出來這樣的文章,大概會有人說人家就是那么喂的,人家喂了沒事。對,確實是這樣,所以,我這里說的是需要,而并不是固定死板的能不能喂。但是再說了,水喂多了寶寶水中毒你會知道么,我們看到人家小孩腦癱會懷疑遺傳問題會懷疑胎里帶,但是會懷疑到時水中毒么?所以,科學育兒,不要想當然,也不要總是人家說人家也是這樣的。孩子是自己的,不是人家的。也許是我比較犟,比較拗,我就是不喜歡聽人說經驗之談,但是如果因為擔心寶寶吃奶以后口腔問題以后的牙齒問題的話,如果真的要給寶寶喂水,每次最多喂個10ml就行了,我們還是要相信新生baby的免疫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