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即將來臨,標志著即將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近日全國受到寒冷影響,大幅度降溫,為小寒的到來做了鋪墊。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氣象記錄中,小寒卻比大寒冷,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就恰在小寒節氣內。
氣候觀測資料表明,我國大部地區從“小寒”到“大寒”節氣這一時段的氣溫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及“街上走走,金錢丟手”等古代民間諺語,都是形容這一時節的寒冷。
由于氣溫很低,小麥、果樹、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凍寒。
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這是因為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還處于“二九”的最后幾天里,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位于小寒節氣之后的大寒,處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成為大寒。
按古代歷書記載,小寒節氣的物候特征為“雁北鄉,鵲始巢,雉始鴝”。小寒天寒地凍,陽氣萌動,候鳥大雁順陽氣而活動,此時出現北飛跡象;喜鵲是感陽氣萌動而筑巢的留鳥,小寒開始筑巢穴,并將巢門南開,以躲避北方寒風侵襲;雉,俗稱山雞,也感陽氣而發聲,小寒時節開始鳴叫。這些物候提醒人們小寒的到來,開始本節氣內的生產農事與生活等。
小寒天氣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形成不同的生產農事、生活習俗。農事上,北方大部分地區地里已沒活,都要進行歇冬,主要任務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積肥等工作。過去,牛馬等牲畜就是一家的主要勞力,需特別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