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容碎片化、時間碎片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創始人身上要是沒有幾個標簽,想讓別人牢牢記住你的企業,真的很難。對初創公司而言,創始人是否有必要給自己貼標簽,不同類型的標簽,又會發揮怎樣的影響力?如何給給自己貼標簽,讓客戶快速認同企業的價值呢?
閱讀本文前,飛哥請您先思考一下幾個問題?
作為創始人,你的個人標簽是什么;
作為創業公司,你們的標簽又是什么;
作為創業團隊,團隊標簽是什么;
作為產品,品牌標簽是什么;
作為用戶,口碑標簽又是什么?
最近,羅永浩在羅振宇主持的長談節目中談到,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簽,比如彪悍、工匠精神、情懷等,他表示,很多標簽其實和自己沒有太大關系,但這些標簽會一直跟著自己走。
有人說,老羅占了“情懷”的便宜,還賣乖,也有人說老羅這是假謙虛。一直占據媒體話題的羅永浩,不僅將“病毒營銷”、“口碑營銷”、“微博營銷”,玩弄的游刃有余;還讓一群“理想主義”青年,不遠萬里掏錢來聽一場老羅的“相聲”專場發布會。
羅永浩為何總能牽住媒體的鼻子走,迎來千萬錘友狂熱追捧?
羅永浩是一個及其擅長,給自身貼標簽的創始人,也是真正影響千萬錘友的核心策略。不得不說,羅永浩是互聯網公司最擅長給企業、個人、及產品貼標簽的創始人之一;不僅如此,他還讓很多錘友,及錘黑給自己及企業貼上了很多標簽。比如他傳播的價值觀標簽“不為輸贏,只為認真”,產品標簽“漂亮的不像實力派”,精神標簽“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價值觀標簽“理想主義的創業故事”;網友賜給他的“情懷”、“工匠精神”、“公孫浩”、“羅玉龍”、“彪悍”等一些列的標簽。
做為企業的創始人,為什么要給自己貼標簽?
積極正面標簽有助于增強客戶對企業的記憶,也容易給創始人帶來更多的話題感;負面的標簽可能會讓企業背離大眾,遭到媒體的群體攻擊;而那些沒有標簽的企業,即便死去也無人問津。
創始人的標簽,是最好的口碑營銷。創業者想要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讓更多的客戶了解自己的企業,建立良好的人格與品牌認知,給企業貼標簽未嘗不是一個節約推廣成本,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一個捷徑。
標簽不僅能給創始人帶來話題討論的熱度,更容易讓用戶記住企業的品牌訴求,拉近與用戶群體之間的距離;還能給創始人帶來話題感,增強用戶的參與感,使得企業的價值觀不斷的被免費傳播。
每一位創業者,身上都肩負著這樣的一個使命,“為客戶創造價值,并讓用戶認可企業的價值”。只有如此發展的企業,才會贏得用戶的青睞,團隊的向心力才夠強大。一家有便簽的企業與一家沒有標簽的企業,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贏得用戶的尊重與認可;初創公司創始人給自己貼標簽,也是讓客戶快速認同企業價值的一種營銷手段。
創始人,如何給自己貼標簽?
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這是每一個創始人都必須回答,卻又很難回答清楚的事情。當我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往往很難找準自己的定位,更弄不清楚自身所處的環境、位置、時間、空間,給自己制定發展方向時,也會顯得非常模糊。
當不懂得想向公眾告知自己的標簽時,也許你的光芒就沒有那么的奪目。談到知名的創業大咖,我們很容易找出一大堆,可是要想從他身上找出幾個與用戶群體相關的標簽,卻少之又少。比如格力電器董明珠、聯想集團楊元慶、福耀玻璃曹德旺,他們的用戶價值取向是什么,很少有人知道。
即便,這些企業的規模、影響力及企業市值,遠遠都在錘子科技、小米科技之上,但就創始人個人的話題關注度、及網絡影響力而言,遠不及后起之秀雷軍與羅永浩,其原因在哪?
讓你的標簽與用戶價值觀吻合。一個理想主義的故事,不僅讓羅永浩向世人宣告了自己是誰,還團結了一批理想主義在周圍。正如羅振宇追問羅永浩,“錘子科技為何不把粉絲,稱作“錘粉”,而是稱之為錘友”時,老羅回答非常的坦蕩,“他們并非我的粉絲,而是某種價值觀、信仰的認同者,而我身上的某種行為,或多或少也存有這種價值觀的表現”。
越是競爭激烈,垂直細分的行業,標簽就越要細分精準。當你的標簽不能引起用戶的興趣,就失去了解你品牌的機會。
雷軍在小米創立之初,把自己貼上“發燒友”的興趣標簽,以此與這一群體站隊,宣告小米就是要提供極具性價比的產品。羅永浩把自己貼上“理想主義”的價值觀標簽,同樣是站隊情懷,宣告錘子科技就要創造追求極致體驗的產品。雷軍、羅永浩都把自己的標簽與用戶的標簽做了準確切割,這也是快速拉攏人心,占據用戶心智模式的一種手段。
當創始人無法用價值觀做標簽時,是否還有其他的辦法?標簽的深度不同,帶來的影響力不同,當創始人無法用價值觀,占領用戶心智模式時,還有哪些可以借鑒。比如當我們想起微博營銷時,第一個就會想起杜子健老師,而杜子健就用“微博營銷”這一服務標簽,來占領用戶的心智模式,只是這種威力標簽威力,顯然比價值觀標簽、興趣標簽的作用更小。
如何把標簽,盯上你個人的烙???
謊言千遍成真理,標簽千遍成名言,要想把標簽占為己有,就需要不斷的用行為來證明,并大量曝光于傳播。我們所知道的“發燒友”、“理想主義”并非雷軍與羅永浩發明與創造,這些遣詞造句也早被前人所引用,為何就成為他們身上獨有的標簽呢?因為,古人并沒有把這種價值取向,像這兩位如此高密度的曝光,并加以驗證。
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初,本質上就是一個發燒友。玩過的手機,比做手機行業的人還多,雷軍曾在微博上公布的,就有上百款之多。自從做手機之后,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僅2016年更是使用了14款小米手機,雷軍更是親自擔起了小米內部第一測試員的位置。
羅永浩為了闡述“理想主義”又是寫書、搞專題演講、還做了電視直播。不斷普羅大眾展示,一個有血有肉的熱血青年,追逐理想的過程。真如他想要傳遞的那種精神“通過干干凈凈地賺錢讓人相信干干凈凈地賺錢是可能的;通過實現理想讓人相信實現理想是可能的;通過改變世界讓人相信改變世界是可能的……即使是在中國?!?/p>
對于初創公司而言,創始人正面的個人標簽,某種意義上代表了企業的價值觀、用戶觀,更是代表服務人群的切割,而負面標簽會給客戶造成誤導心理,使得企業品牌形象受損。創始人的標簽定位越是精準,給外界傳遞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成本就越低,能給企業節約大量的品牌推廣費用,建立良好的用戶認知。
從順豐快遞得到的兩個啟發,做出6億估值的互聯網思維產品(推薦案例文章)
飛哥問答:對于羅永浩、雷軍你能想到的標簽又是什么?
為造夢者,聚集創業的養分。對于普通的創業項目,沒有BAT創業背景的創業光環,沒有互聯網基因的包裝,如何讓自己的創業項目被曝光。作為服務于草根創業者的新媒體平臺,將邀請普通創業者通過自助式投稿,實現十五家新媒體平臺報道。
作者:司業飛
我們的資源,就是您的資源;我們的人脈,就是您的人脈。有夢想 就行動,開啟創業頭腦風暴;創業者交流提問、報道、投稿。獲取轉載授權, ?維權騎士簽約作者司業飛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