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今天,你應該要懂得管理。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但是你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企業來管理,管理你的飲食,你的習慣。今天主要談談知識管理。
關于知識管理,有一個名詞即PKM(Personal Knowledge Mastery)。PKM是一個過程,由個人進行主導,幫助你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更加高效的工作。PKM代表你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控制權,在社交方面有連接,無論你是雇傭者,還是員工,又或者是一名自由職業者。
個人(Personal)---根據你自己的能力,興趣,激勵(不受外界的因素主導)
知識(Knowledge)---知道掌握信息和經驗,知道如何運用
精通(Mastery)---從學徒到自己精通的過程,能夠熟練運用你的知識,舉一反三
今天我們說的知識管理,主要分為五部分:
學習---你的專業領域是什么?如何高效學習?有什么好的學習工具可以幫助你提升效率?
保存---你的文檔可以存在電腦里,那么你的知識有沒有很好的儲存在大腦里?會不會看了很多書,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只因腦子記不住?”
共享---你會分享你的知識嗎?如何讓別人知道你知道?如何讓別人愿意和你合作呢?
使用---你的知識的的應用場景有哪些?如何提高個人競爭力呢?
創新---你的知識可以做哪些創新呢?
介于篇幅有限,我們主要聊聊知識的學習,共享和使用。
第一部分:學習知識
關于學習,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領域,然后扎實的學習積累。關于選擇合適的專業領域,你可以問問自己下面三個問題:
1.我的價值觀是什么?
2.我的個人目標是什么?
3.我的性格是怎樣的?
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會影響你對自己專業領域的選擇。一個人只有深刻了解自己以后,才能為自己做出合理的選擇。了解了自己的興趣以后,確定好你的目標,然后在一個領域內刻苦鉆研,1萬小時的定論依舊合適,然后才能在這個領域成為專家。
巴菲特曾經對一群大學生說:“如果你們和我有任何不同的話,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機會做我最愛的事情,天天如此。如果你們想從我這里學到什么這就是我對你們最好的忠告。”
所以你要發現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然后去學習。沒有必要再在你不擅長的地方下苦功了,在弱項上從50分提升到70分,遠遠不如在強項方面從70分提升到90分來的重要。70分,你只是一個普通人;90分,會讓你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第二部分:共享知識
讓別人知道你知道,是一個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就像羅輯思維,作為知識的傳輸者,每天的60秒語音,還有視頻節目,都是在進行知識的共享。你怎么證明你牛,你怎么用別人覺得都很舒服的方式來覺得你牛,你必須有東西可以證明,然后讓大家來作出自己的判斷。
主動共享你的知識,在于讓更多人了解你,對你產生信任,明白你是不是一個值得合作的人,是否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人?
關于知識共享的三個范圍:
在同事圈,朋友圈的共享
在你的專業和行業領域內共享
在社會范圍內共享
關于共享的幾個誤區:
1.不在企業內部共享你的知識,而是單純希望去影響一些不相干的人
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你的單位是你的平臺,你在這里才能得到更多的重視和信任。首先不要想著成為你組織外的“明星”。知識共享是一個多贏的過程,通過你的知識共享,可以讓你的組織獲益,讓你的同事因為你而進步,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成績,是第一要務。
2.我辛苦學到的知識,怎么能輕易告訴別人呢?這樣別人就會超過我了
能說出來的東西才真正是你的,分享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再次深化學習的過程。如果教會了徒弟,就餓死了師父。那老師怎么生存?項目總監是不是就要被項目助理未來替代?何況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短期的一個項目,每個人的稟賦天分都有所不同,不能盲目看待競爭。
共享的渠道:
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你可以開設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你可以有自己的微博,facebook,twitter,instagram,還可以錄制視頻,可視化傳播你的知識。只要你想,你可以找到很多的途徑來推銷自己,建立個人的品牌形象。
第三部分:使用知識
只有被使用的知識才有價值。彼得.德魯克說過一句話:許多有才華的人一生碌碌無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把有才華看作是一種結果。
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所以知道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知識管理專家田志剛老師提到,使用個人知識的方式有下面三種:
1.把個人知識與任務項目相結合,向某個固定的機構提供知識服務
2.把個人知識表現為專利形式,通過銷售專利向全社會提供知識服務
3.把個人知識產品化,直接向全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
而你的知識的價值是多少呢?你怎么為你的知識定價呢?
這主要取決于你知識的獨特性以及市場對你擅長的知識的需求。說到獨特性,如果你只會簡單的英文對話,你是當不了翻譯的;同理,你如果只會簡單的哼唱,也沒辦法成為專業的音樂人,這要求你掌握的知識是有深度的,不能是淺層的基本知識。你必須在自己擅長的方面有較深的積累和掌握,才能獲得外界的認可。
市場對你擅長的知識的需求,就是你會的是市場需要的。比如,隨著社會發展,公交售票員已經淡出了公眾視野,這類職位通常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很多的職位又會淡出公眾的視野,所以你會的應該是有競爭力的,符合市場需求的。
關于知識管理的每一個分類都可以有很多細分的知識去學習和了解。對于知識的管理在于一朝一夕的積累,欲速則不達。互聯網時代,你準備好管理你的知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