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十幾年的書,當了十幾年的學生,如今走上教育崗位,當了老師。我想,這一輩子與我是離不開學校了。
在自己讀書作為學生的時候,或是在自己當了老師之后,總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有些是學習差,有些是行為習慣差,而有些呢是學習與行為習慣雙差。
在我們的眼中,這些問題學生是無可救藥的,他們任由老師怎樣苦口婆心教育卻無動于衷,皮了。他們常常是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作為教育對象的那一類人,因此他們已經不害怕進辦公室了。每次考試都是后面的那幾個,在班上常常不交作業,上課時常常講話,不是動這個就是影響那個,沒有一點進取之心,總之一副我就是這個樣子了,無所謂了。
可這段時間在我的觀察下來,我們所以認為的問題學生原來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的。
小A是班上的一個所有老師都公認的問題學生,在課上常常說話,老師說一句,他就要說十句,常說一些怪話在班上引起同學們大笑,作為老師的我們也常常對他進行教育,給他講道理,可是都沒用。在我的眼中他已經無可救藥了。
不過就在這幾天他們班有一節上機課時,我對他有所改觀了,由于計算室內都是電腦硬件,線路等,需要給學生講清楚進計算機室學生要遵守哪些準則??墒撬贿M機房就亂碰亂動,而且還坐在與自己學號不對應的計算機上,我就重重的說了他一下,沒想到他還哭了。
那天一整天我都在想,他為什么會哭呢?這種人還會哭嗎?后來也想明白了一些,首先他是個人,是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贊譽,喜歡聽好聽的話,不喜歡批評的話。這是人的本性。其次他是個孩子,心智還未成熟,在他的認知里面,自己所做的這個事沒什么,也沒做錯什么啊,可是為什么就會被批評呢?想不通,于是就委屈,委屈就會哭了。再次他才是個學生,作為一名學生,是生活在一個班級體里面的一員。在一個集體里面任何人都渴望能夠找到存在感,成為別人關注的對象,在平時那些成績好的同學是通過自己優異的成績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而他們呢只能通過說怪話,搗亂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了,想到這里,我也能理解這些學生了。
每個班上都有問題學生,對于這些問題學生,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犯首因效應那種錯誤,開始他們給了我們是壞學生,無可救藥的印象,我們就不會改觀,我們應該換個角度試著去理解他們,然后才能找到適合他們,他們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
其實只要我們多走進他們,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所認為的問題學生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