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案件系列的小說一般要么表現案件的離奇,要么表現破案者的洞察力,《烈日灼心》獨樹一幟,對兩類潛逃者的分析刻畫,讓我們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法和情哪個居上?
三個奇怪的男子,出租車司機楊自道、協警辛小豐、漁民陳比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女兒——尾巴。楊自道多次做好事被顧客致電出租公司致謝,自己從不接受采訪曝光,哪怕被歹徒搶劫,面對前來檢查的警察,也為歹徒掩護,避過查問;辛小豐是局長最看好的協警,出警時拼了命的賣力,卻甘愿也甘心拿著低工資干協警七八年;陳比覺豐富的天文知識,顯然跟漁民的生活毫不著調;他們會爭吵,相互埋怨,卻誰也離不開誰,唯一相同的是各自用全力守護尾巴,這個他們撿來的小女孩。他們有什么秘密?
十四年前的8月19日,三個高中生出去玩,看到一棟漂亮的大房子,忍不住進去參觀,恰好看見房主家漂亮的女兒從浴室出來時心臟病突發猝死,突如其來的情況,讓三個人驚慌失措,聽到動靜的女孩家人依次趕到,三人慌亂緊張之下,殺死了女孩的父母和外公外婆,從此背上了命運之債,一路逃離。數年后,一個生日8月19日的棄嬰喚醒了他們一直想要忘卻、掩蓋的過去,他們把撫養女嬰看成自己的贖罪之路。
警察伊谷春的出現和尾巴被檢查出法洛四聯癥,一方面讓他們善的方面更加光輝,另一方面讓他們小心翼翼掩藏多年前的秘密,心力交瘁。
名校畢業從警十余年做到市刑警副隊長的伊谷春被富商父母調回身邊工作,成了一個派出所的普通警長,家業的殷實,加強和維護了他的職業心態,更純粹的投入到工作中。他最耿耿于懷的是自己第一次參與到刑警調查案件的——西隴水庫謀殺案,被害人一家五口全被滅口,多年一直是個懸案。當辛小豐第一次見到伊谷春就對他凌厲的目光印象深刻,而伊谷春也一直看不透辛小豐。伊谷春欣賞辛小豐身上那股不怕死的勁,很純粹的從警使命感,就像他自己。楊自道誤打誤撞救了痛經暈過去的伊谷春的妹妹伊谷夏,又被她愛上,熱情、純真的伊谷夏喚醒了楊自道多年壓抑的感情,但他不敢也不能做出回應,給予承諾。
尾巴的病給他們三人的生活狠命一擊,以前認為吃飽就好,活一天算一天的他們,不得不考慮錢這個現實問題。因為錢,楊自道第一次撿了顧客的錢選擇了私吞;因為錢,陳比覺放下自尊向不懷善意的老板娘借錢;因為錢,辛小豐在抓賭時私藏賭資。人性的黑暗面與光明面同時爆發。
小說的另一條線是辛小豐租住的石屋房東卓生發。卓生發因為懦弱,在一場大火中選擇獨自逃生,妻子兒子岳父岳母則被大火燒死,拿到賠償款的他,不堪忍受親友的指責和內心的愧疚,買下偏僻的石屋,離群索居。在他眼里,世上充滿了惡人,而幾個奇怪的房客更是掩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三人的秘密在他的偷窺中,一點點見光。辛小豐他們看不起卓生發的懦弱,卓生發也對他們的罪惡深惡痛絕,他們相比哪個是善哪個是惡?
電影版《烈日灼心》對三人做了道德拔高,殺死女孩親人的兇手另有其人,他們冒著被人發現的危險,為救公寓里的女嬰而返回犯罪現場,并因此留下了唯一的證據——胸針上的指紋。最后三人選擇認罪,也是怕尾巴最終知道三個養父就是殺害自己全家的兇手。相比電影,小說的故事安排更符合人性。
小說最動人也最悲情的是三人因為幼時對于心臟病突發的錯誤判斷而做出不可挽回的后果。因為他們四條生命喪生,他們也毀掉了自己的一生。從選擇逃離開始,他們就知道終有一天他們逃不掉,只想在有限的相對自由的時間里做更多的善事來彌補以前。抓捕他們沒費多少力氣,藏了太久,他們太累了,只想有個結果。
故事結尾有意思的一點是他們死后沒多久,國家法律取消了死刑。對這一點不知是該遺憾還是感嘆,假設他們在法律生效后判刑,對他們而言是饒恕還是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