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還剩下一百天,這句話有些扎心。但是,我也知道,即使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一些對時間流逝的恐懼,但更多的人是繼續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每一年的前一百天,是對這一年的期待與開始,而最后一百天則用來總結這一年的得失,以及最后的補救。
拿出筆,列個清單??纯?017年過的265天,給自己列下的計劃完成了多少?
書單上的書,都拆了么?
影單上的電影,都寫影評了么?
要堅持運動的,健身卡又用了幾次?
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考研的專業課本又看了多少?
說著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周末還是宅在家?
信誓旦旦的說要去找對象,快要年底了,可是牽手了么?
這一年里,升職了么?加薪了么?成長了么?快樂了么?
一個個的問題猶如躲閃不及的鐵錘,一錘錘地錘你小胸口。
換做是去年,我想我還是會很雞血一般,列一個新的百日計劃,充滿信心與希望。可是,今年我卻沒有列多么詳細的計劃。因為在生活不斷前進的步伐里,變化太多。
比如,早在元旦的時候,堅持畫畫365天,每天一幅小畫,時間并不會很長,半小時左右。但是在堅持一百天以后,就放棄了。原因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半小時畫畫時間,有些短,尤其是水彩畫,只是一些畫前準備和畫后整理就十多分鐘了,而水彩畫在繪畫期間還需要等待顏料干掉才可以繼續畫。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時間上的沖突,也就是要準備考研。作為上班黨,考研復習的時間也算是比較緊張的,相比起學生黨一整天的學習時間,上班黨的時間少的可憐。于是因為時間問題而放棄了畫畫。
這只是舉了一個例子,今年發生在自己身上有很多類似問題,想要堅持下的事情并沒有好好地堅持下去,做了一半,便放棄了。將今年的時間與目標都集中到了考研上。如果考不上,真的是要郁悶死了。所以,在2017年的倒數一百天,給自己做了新學的鹽酥雞,然后去看書,繼續為考研而復習。
有儀式感是好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行動。比如以前愛空想的我,寧愿目標少一點,時間慢一點,行動多一點。才不至于等到年底的時候,夢想清單上有著好多個未完成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