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審議《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基層作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紐帶、服務人民群眾的平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
推動資源下沉、讓基層治理能力更“強”。基層是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眾感知黨的執政能力的“最近一公里”。權力依法下放有利于基層實現權責一致,但基層要想真正“接得住”,配套的人力、財力、物力支持也應“跟得上”。要從群眾的痛點、難點、堵點入手,通過訪民情、開展聯席會議等方式,摸清群眾口味,有的放矢提供資源清單。對于經費不足的地方,側重經費下撥,改變基層黨建錢不轉人轉的困境;對于人力不足的地方,突出人才下放,扭轉基層人不轉事轉的窘境,切實將基層從“千條線”中解放出來,讓基層治理更加精準,基層服務更加優質,真正贏得群眾的認可。
推動服務“下移”,提升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基層治理不是“獨角戲”,而是“協奏曲”。因此,要有效調動社會各類主體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單打獨斗”轉變為“握指成拳”,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一方面不斷健全頂層設計、完善基層治理機制,對社會治理各主體之間的組織協同、機制協同、信息協同作出制度安排,形成合力,實現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成果共享。另一方面,營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社會治理氛圍,通過“網格議事日”“黨群議事會”“民情懇談會”等方式,激發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推動物業公司、業委會、居民等在黨組織領導下參與治理,提高基層治理的活力和效率。
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管理使用“高效益”。編制下沉后,用好用活、用出效益是關鍵,防止編制“一放了之”,充分發揮其使用效益。要建立下沉編制跟蹤問效機制。重點檢查評估編制是否下沉到位、是否用于招聘專業技術人才、招聘數量是否充足等,對于下沉期間工作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群眾認可度高的干部,按照干部隊伍建設實際,優先提拔重用。要建立常態化編制下沉機制。每年都對基層編制需求進行專題調研,提出下沉編制的具體方案,推動基層編制動態有序增長。力求通過下沉工作,使干部黨性進一步得到錘煉,工作作風進一步務實,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的成效明顯,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進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