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戰列艦(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中文: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沖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在沉沒超過半世紀后,該艦仍然作為不少電影及動畫的題材,繼續深深地影響著日本人。
1941年12月7日,大和艦進行了首次主炮射擊(主炮開火的聲音連海邊城市里的居民都聽到了)。同時,一支以6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日本艦隊正在向美國夏威夷進發,在12月8日凌晨(當地時間為12月7日),這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艦載機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這一天,大和艦試航結束。1905年頒布的《日本海軍艦艇命名辦法》規定:戰列艦應以古國名(“國”是古日本地方行政單位)命名。“大和”的正式稱呼是“軍艦大和”,艦名“大和”的由來是以古代日本畿內五國(現稱為近畿地區)之一的大和國(現稱為奈良縣)來命名。使用日本的中心地及代名詞“大和”作為艦名,而大和也是日本人對自身民族的稱呼,可知日本海軍對該艦期待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