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的大部分骨量的累積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期,而骨量不僅僅受遺傳因素影響,另外還受到很多環境因素影響,包括膳食鈣、體育鍛煉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鈣對兒童多重要
《澳大利亞成人膳食指南》指出,大量數據表明在骨骼成熟之前,兒童期充足的鈣攝入不但可使在青春期達到較高的峰值骨量,而且對于降低老年期因骨質疏松引起骨折的危險性有著重要作用。
兒
圖片發自簡書App
童需要有充足的乳制品和合理的膳食結構以達到鈣的推薦攝入標準。但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以谷類為主,乳制品、豆類及豆制品攝入不足,植酸和植物纖維素攝入量相對較高,鈣的吸收受到影響。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鈣攝入量只有412 mg/d,遠低于參考攝入劑量(800~1000 mg/d)。而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我國某些條件較好的地區的幼兒園學齡前兒童的鈣攝入量(約為530 mg/d)也普遍低于推薦攝入量(600~800 mg/d)。
兒童應通過調整膳食結構,增加牛奶(最好的補鈣食品)、蝦皮、豆腐等高鈣食物的攝入,或者適當添加鈣制劑。
圖片發自簡書App
鎂的攝取同樣重要!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非常重視鈣的補充,而往往忽略了鎂的攝取。其實,鈣和鎂之間必須達到平衡才能確保兩種礦物質都能得到合理利用。鎂的攝入量偏少,會造成慢性鎂缺乏,導致肌肉顫搐、抽筋、眩暈等,鎂與鈣質相輔相成,有效預防及改善骨質疏松,鞏固骨骼和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