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總是煩躁,我說什么都讓她很煩,我反省了一下,我覺得我做的夠好的了啊?我認認真真的回憶孩子說的話,你是在說教,你不說xx會死啊,我說過了不是這樣,你有沒有聽我講,羅不啰嗦你要說幾遍……我有這么煩么?剛開口就讓你煩成這樣?
上個星期讀書會,大家討論孩子和生活的時候,氣氛很活躍熱烈,我有點觸動。我發現離開關鍵崗位到后勤輕松地方,大家天天關注的都是吃穿帶娃,咋讓心情好就咋辦,剛開始不適應,慢慢發現也挺有好處的,神經不用長期處于緊繃中,也沒有那么多規矩,人也放松了,大家也不在關注那些所謂大事了。我又仔細回想一下自己做人失敗的地方,感覺到只要有我的地方,話題就逐漸沉重起來,漸漸就沒意思起來,也確實我喜歡那些所謂大事以及所謂人生大道理,但不是每個人尤其是女人對這些有興趣。女人們永遠對化妝品和衣服有興趣,只要一提這個話題,立馬氣氛就熱烈起來。其實進一步反省一下,我為什么喜歡當老師當別人父母,喜歡教導別人?喜歡給別人講大道理?為什么講大道理別人不聽就很煩很委屈?我是為你好啊?講話為什么很直都是為你好啊?難道這是我的一個固有模式?確實這是我的一個舊有模式。有沒有新的方法?我能不能換個方法呢?就從跟孩子說話開始吧,我盡量不啰嗦了,孩子進門我也不再是第一句問她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換成有沒有好玩的事了。我也更多用輕松話題來進行交流,不再是一再說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復習等等,我也允許她去干一些自己喜歡干的事情,重要的是我盡量用一些“好聽”的話來說話,不再是一本正經的說教,說話前掂量一下是不是走老路了?經過努力,孩子感受到了我的改變,她也輕松了很多,心情好的時候多了,愛和我說學校的事了,重要的是有天晚上接她回家路上她說,媽媽以前考語文老是趕啊趕老是寫不完現在覺得一會就寫完了,我明白了當孩子心里輕松的話,想做什么事情都會很順利,當她被壓的緊心里就緊就有一種對抗的情緒做事當然就不順利。反復在這個問題上搞了一段時間,總于慢慢搞順了。
這跟界限有啥關系呢?我為什么老愛當別人老師當別人長輩?老愛說教?其實就是沒有界限。我忘記了每個人是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只用管好自己,別人的事是別人的事,與你無關。你認為的苦口婆心也好,為別人好也好,都是站在你自己的位置上,你根本沒有站在別人角度上,壓根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當然這些都是我們固有模式,想改也不是一天的事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