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曾經問過別人這樣一個問題:“這一輩子,你最想珍惜的是什么?”答案很多,五花八門,多到我記不清,但是唯有一個答案——高中生活,我忘不掉。
那時我提問的時候才剛初三畢業,即將步入高中,看到這個回答,心里面充滿好奇與疑惑:高中到底會是怎么樣的呢?
于是,在一個天很藍,云很白的某一天,我拖著我小小的行李,懷著希冀推開高中的大門,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高一,現在想起來,是最悠閑也是最忙碌的。從原來的語數英科,到現在的物化生政史地九門,我有些措手不及。
但是,人的潛力有時候是自己也無法想象的。很快,大家都適應了這樣的快節奏,包括我自己。
印象最深的就是吃早飯和高一班主任阿媚。
高一的早飯是我這一輩子最凌亂的早飯。有時是步履匆匆在食堂買了兩個包子,跑到教室吃,要是餓急了在路上就吃完了。現在都還能記得那種前面是呼呼的冷風,手心是暖暖的包子的感覺。有時是在教室里課間隨便啃兩個小面包,達利園小面包,已經吃膩到不想再看見它的程度了。
現在回想,那時其實好好的吃一頓早餐也是很幸福的了。但是各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會善待自己!
在高一,我們班的學風是公認的好了,而這阿媚功不可沒。學習上抓的緊,但讓我最難忘的還是她為我們和宿管爭辯的在走廊里來回走的身影,和那句我沒來得及聽清但卻擲地有聲的話。那一刻,她真的讓我感到為你對抗全世界的感覺,和宿管鬧翻,只是心疼我們,頂著學校的規章制度又要紅著眼挑燈夜戰。
再后來,就是高二了。高二,是中流砥柱的一年,需要堅持,雖然難熬,卻至關重要。你需要不斷不斷的努力,為自己積蓄力量,只為在那六月的考場爆發。
不像現在已經文理不分了,我們是最后一屆文理科涇渭分明的。高二的我很迷茫,有些畏縮,不愿去嘗試。每天只是跟著老師的腳步,寄希望于老師,想著這樣就可以了吧。
但是后來我發現,學習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你會害怕犯錯,好像犯錯了自己就是個loser,我告訴你不是的,犯錯很平常。
通過一遍一遍的嘗試,一個又一個的錯誤,你會發現自己原來那小小的圈子會被你撞的越來越大,而你能活動的范圍也會越來越遠。
在這個過程中,你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一頭霧水,坐等老師。永遠別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因為別人你無法掌控,只有自己,才能找出最契合自己的方法。
就拿背書來說吧,文科生總是被背書虐地死去活來。如果不用些技巧,只是死記硬背,那樣的記憶并不會長久。更重要的還是找到技巧。
高三那年,我們班好像瘋了。整棟科技樓都被我們占領了,簡直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從一樓到四樓,只要有合適背書的地方,就有我們同學的身影。在走廊讀,在樓梯讀,在階梯教室讀,站著讀,坐著讀,清晨讀,午休讀,傍晚還讀,我們像中了魔咒,自己給自己下的咒。
我不能知道所有人是如何會背書的,但我知道總會有人精心控制好一天的背書時間不多也不少,會有人腦洞大開把生澀難記的課本和生動的事物聯想在一起加深記憶,會有人會規劃好如何去背書有步驟有計劃……我想這就是方法,而這方法適不適合你,或者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總是需要嘗試過,才能知道結果。
當然啦,高中生活嘛,并不只有學習,還有生活。如果你夠幸運,你就能遇見你人生中最契合你的小伙伴啦。很慶幸,我遇見了。
“從前,有一大鍋蔬菜,他們被隨意地堆在了一起。開始,大家都很不適應。有時,蘿卜的泥巴亂斗,有時,青菜的葉子總掉,大家心中總有怨言。
但是,漸漸地,它們卻融到了一起,彼此相知。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最終還是分離了。各自被洗剝干凈,送到了柜臺上。
再相見時,還能相認嗎?”這是同學的小隨筆,寥寥數語,卻意味深長。而個中滋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除了和室友相親相愛,有時學會一個人面對更是你的必修課。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原來你曾經以為你一個人不會做的不敢做的不能做的,你都可以靠自己干得漂亮,得心應手如魚得水。當然前提是,你敢去走一走那些只能一個人走的路,比如,學習。
不知不覺,我們就會長大,所以早點做好準備吧,別在離校之際才發現自己依舊是個什么都不會的小笨蛋。就算學習不如意,也要學會如何生活。
別在該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
所以好好奮斗吧!各位!
化塵埃飛揚,追尋赤裸逆翔!
待乘風破浪,踏遍黃沙海洋!
ps:嘻嘻,這是幾句,現在的我想對當初的我,也就是現在在高中的你,想說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