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薛萌萌,談戀愛受挫,她感到自己都過不下去了,她不知道以后少了他的生活怎么辦,她在內心深處一直以為他是她一生最愛的人。
曾經,他,給過她很多溫暖,大千世界仿佛只有他才真正關注過她,喜歡和她聊天,愿意分享有趣的故事給她聽,帶她一起去看電影、去到處玩,她感覺自己的世界被他完全照亮。
她嗅到了愛情的味道,慢慢打開了自己的心,后來整個心都是他,她卻發現他慢慢和她走遠,她不懂為什么一個以前那么疼愛自己的他會變得如此無情。
她感覺到了他愛自己和冷落自己之間強大的落差,她不想丟了他的愛,她試圖用各種方法去滿足他,希望他不要離開自己,可是,他還是漸行漸遠。
她生病了,他不再叮囑自己照顧身體;她傷心了,他不再安慰她;她哭得淚流滿面,他卻無動于衷;她不斷打電話、發信息,他不會回應半個字。
她徹底心寒,但內心還抱著幻想:他還會回到自己身邊。在愛情中,她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他卻高高在上,眼中再難看到她。
她輾轉反側,茶飯不思,人也枯瘦了很多,她想知道他到底還愛不愛她,然而對方一直不給她答案,她還傻傻等待。終于她的希望變成絕望,她的期盼變成灰燼,答案不問也自知了。
后來,薛萌萌好友也失戀了,以自殺威脅對方,但是對方無動于衷,薛萌萌突然覺得愛情中的女孩真傻,她們肝腸寸斷,他們不為所動,過著他們往常瀟灑自在的生活。
薛萌萌看了一些愛情的小說、書籍,向愛情中幸福的女孩子學習,她開始走出悲傷,將時間精力用在提升自己上,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自信,她的笑明媚而燦爛。
后來薛萌萌遇到胡大海,每天都給她滿滿的愛,她欣喜不已。在他眼中,她是一位閃閃發光的女孩。即使有工作不順心的時候,他總是鼓勵和支持她,她在愛情中慢慢也變得自信起來,快樂起來。
婚后的她生兒育女,和胡大海一起參與孩子的成長,他們一起探討育兒經,帶孩子去玩,陪孩子學習,家庭其樂融融。
當孩子長大以后,薛萌萌和胡大海鼓舞孩子獨立,他們則又恢復了二人世界,他們一起想著怎么過得更有意義,到哪兒去玩,再學點什么,每天都很快樂。
-02-
而她的好友賈文捷卻因失戀太過痛苦,一直走不出來,干脆破罐子破摔,隨便找了個男朋友,又被男友甩了。雖然薛萌萌多次幫好友,但好友就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
后來,捷太累了,接受相親,感覺對方還算靠譜就結婚了。婚后的她,經常患得患失,牢騷滿腹,他老公感覺她不可理喻,和她的話題越來越少。
捷生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孩子成為她的依靠和愛的傾注對象,她極其寵溺孩子,尤其兒子,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唯一的要求就是孩子長大學習好。
孩子不斷成長,捷渾身充滿希望,她希望兒子女兒出類拔萃,將來自己也揚眉吐氣,對于丈夫的態度是將就著過。
捷教給孩子很多知識,當孩子在親朋好友中能背出唐詩、數很多數,受到夸贊時,捷笑得很開心。
捷給孩子安排學業、孩子放學又給他們布置作業,考得不好批評一頓,考得好就做頓好吃的。孩子進步了,捷要求他們像哪家的孩子、班級第一、全校第一、市第一看齊。總之,孩子就像個被抽打的陀螺,為媽媽樹立的目標轉個不停。
孩子很累,捷會做好吃的,還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鼓舞他們;孩子說自己想學畫畫、想學吉他、想唱歌、想學書法、想學武術、舞蹈,捷說不務正業。
就連孩子長大以后的工作,捷也要拿誰家的孩子來示范,讓孩子也去做那行。當孩子越來越遠離她,不再像以前那么聽她話,捷難過極了。
對于女兒,捷內心想,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對于兒子,捷內心想,娶了媳婦忘了娘。雖然孩子已長大,捷不愿接受這個事實,總想到孩子的家庭中去,繼續發揮自己的控制作用。
捷感覺自己很累,疼愛丈夫,丈夫不理解自己,疼愛孩子,孩子遠離自己,辛苦大半輩子,還是不如意。
可她卻忘了,結婚生子后,她最不該忽略的人是自己,形象邋遢,什么都不學,連個一技之長都說不上來,思想脫節而守舊,她和丈夫缺少共同語言,也走不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捷最難過的是,走不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她卻不知道,指望孩子,希望很可能會破碎,看著媽媽“一張滿臉充滿太多索取和怨惱”的臉,孩子不禁想退縮,因為他們小小的肩膀承載不了媽媽沉重的焦慮和期待。
孩子也很累,他們一直為媽媽的愿望而活,忽略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意愿,他們很聽話,但他們過得很委屈。有一天,他們愿意為自己而活,媽媽會覺得孩子叛逆了自己,可孩子終究要長大,要去獨立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捷的愛是錯位的愛,如果她找一個彼此相愛的男人結婚,當孩子成家立業之后,有老公相伴,她不會一下子陷入莫大的孤獨和寂寞中。
-03-
薛萌萌和賈文捷第一次戀愛都受挫,但后來的生活相差甚遠。兩個女孩曾經有個共同之處,他們都是原生家庭被忽略的女孩。
新家庭幸不幸福,快不快樂,不管新家庭中的爸爸媽媽是否意識到,原生家庭都在有形無形地影響著新家庭。
原生家庭比較重男輕女,女孩長大后,雖然內心非常抵觸重男輕女的現實,但等她成家立業之后,她也強烈想生個兒子。
被家庭忽視,渴望得到爸媽的愛和關注的女孩子,通常內心很自卑。她們覺得是自己不夠優秀,表現不好,所以她們很努力、很勤勉,對長輩很謙恭,對兄弟姐妹也很好,但是,家中還是看不到他們,甚至她們稍微一點做得不好,就會受到指責乃至打罵。
等她們長大后,非常缺乏安全感,稍微有異性對自己好,就感覺受寵若驚,戀愛起來,她會像母親一般對待自己的戀人,無微不至,百般包容,甚至還把自己當成拯救戀人的英雄。對方往往接受不了這種愛情,想終止他們的戀情。
她們接受不了戀人的想法和行為,感覺自己做了那么多,為什么得不到愛,以前很愛自己的男人會不愛自己,她們不甘心,她們會追問男人到底自己哪里做得不夠好。
-04-
面對男人的沉默,她們更是百思不得其解,非得想著在男人那里要個必須離開的答案,否則想到自己的離開,一方面感到委屈,另一方面覺得男人被自己照顧得那么好,以后他們會不會傷心難過過不好。于是,她們被稱為“傻傻的好姑娘”。既然她們那么好,戀人為什么要舍棄呢?
從戀人小時候說起,他們小時候,幾乎都是家庭的小皇帝,集家人的寵愛于一身,“俄狄浦斯情結”使他們很喜歡粘著媽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獨立性的內在要求,他們開始叛逆媽媽,不聽話,媽媽越是要求他們好好學習、找個什么類型的工作、對象,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他們越是不愿意聽那套。
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意味著他們的人生是父輩的同類復制品,教育、經歷使得他們的思想觀念和父輩不一樣,他們追求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父母要求他們達到的生活。他們知道媽媽很疼很疼他們,她們的付出甚至讓他們充滿負罪感,而媽媽的要求他們卻做不到。
他們喜歡上一個女孩,要的是一個和自己心靈相通的伙伴,要的是自由的相處,美好的愛情讓他們充滿想象。
可是,當自己喜歡上的女孩開始變得像媽媽一樣,他們就開始想逃離了,找對象,可不是給自己找個媽。
他們也知道女孩是疼愛自己,在疼愛背后是深深的依賴,在依賴背后是強烈的不安全感,就像自己的媽媽,她們感覺自己不安全,會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所有的焦慮轉嫁給孩子,稍有差池,媽媽就會抱怨不停。
他們想到找個和自己的媽媽一樣的女人過日子,估計頭都大了,除了逃,還能怎樣?至于女孩想要的分手理由,總不能說,你的愛太沉重,我受不了吧。
自己也是個男子漢,不愛又說不出口,其實他們也很享受女孩殷勤的關懷,甚至當女孩真的離開,他們也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悵然若失,但終會釋然。
愛情,輕輕松松,細水長流,更能長久,愛情中的男女,是平等的,女孩把自己當成男孩的媽媽,縱容溺愛,便是一種錯位。愛情中,需要的是兩個人共同成長。
被原生家庭忽視的女孩,也不要拿著原生家庭說事,雖然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女孩子,包括很多行為、思維方式,但你已長大,有能力去讓自己獨立起來,豐富自己的思想,讓自己一步步走出來,去重新擁抱自己美好的人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