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我當下年紀為標準,被我尊稱為爺爺奶奶外婆外公一輩的老人,他們有些樸實的生活習慣及喜好至今讓我佩服及深深喜愛。
在公司午休結束后,由于去廚房處送點東西,發現了后勤處的大爺摘的“茅草絮”,本身對植物感興趣,瞬間充滿好奇,于是打攪老人休息,便淺聊起來,他不好意思的回復說:打算拿來做一個掃帚,先嗮嗮,讓它的草籽毛絮掉落。以示禮貌,我回復說:我之前也采過,不過我拿來做裝飾花用的。對方聽了我的回復,之前的不好意思也消失了,繼續回復說:在我們老家那個跟這邊的不一樣,也不知道做不做的成,我家里的都是自己扎的。我由心再次回復:我挺喜歡你們這種精神的,覺得很偉大。在老人的笑意中,我移步離開。
仿佛只有到了他們這個年紀才能真正風輕云淡,無欲無求。才會看清這人情世故,活的坦然。
然而我們父母輩,雖已多數為人爺爺奶奶外婆外公,但依舊主家心態,執著與自我和那份不甘心,在這人情世故里樂此不疲。
父母輩——老有所依:他們還沒接受孩子們的真正長大,孩子們羽翼豐滿的獨立。他們以個人的孤單,多半摻雜一些自私,依舊想依賴一些舊時常態。
爺爺奶奶外婆外公輩——老有所依:他們習慣了孩子們成家的事實,于是大愛體諒孩子們的不易,克制自己內心的孤獨與惆帳,他們也繼續自己生活常態習慣,只是個人喜好更加凸顯。
老有所依——我個人覺得,無論年老或年輕,人都必須有個依靠,這個依靠最好是精神上的,例如興趣愛好。任何時候都警醒記住,你這一生只為自己而活,所謂成功也是成為最好你最喜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