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上又多了一個讓人剁手的理由
2017-03-02 10:04:15
藥莢s
本文系用戶投稿,不代表機核網觀點
在Nintendo Switch的第一批游戲陣容中,我看到了一款似乎早就丟進博物館角落的游戲 ——??超惑星戦記メタファイト,本作即將以16-bit的重制畫面,精美的人設與更豐富的劇情對話,作為NS的首發陣容作品之一。看來對于該放出什么類型的游戲來吸引玩家剁手,任天堂仍然是十分熟練啊。


超惑星戦記メタファイト
本作由Sunsoft在1988年發售于老任的FC平臺上,游戲的劇情講述了一個比較老套的日式少年科幻故事,在205X年由“黑暗皇帝”帶領的侵略者,在名為凱恩加德納的少年機師活躍下被打得屁滾尿流。
本作在日本并未獲得太好的反響,倒是幾個月后的歐美市場好評如潮,美版的劇情借鑒了愛麗絲夢游仙境 —— 少年杰森為了找到自己走失的寵物蛙,跳入了一個神秘的洞穴中,并發現了萬能戰車“索菲亞-3RD”,一種為了與地底世界的放射性突變體戰斗的萬能戰車。為了找回遭受了變異的寵物,杰森穿上作戰服,開始展開一段奇妙的旅程(肯定奇妙,他甚至在地底下找了個女友)。
日版封面
這次的重制版劇情是以美版劇情為原型的。
本作由橫卷軸平臺,與仰視角射擊兩部分組成,玩家在主要關卡地形中駕駛著戰車(偶爾會下車控制脆弱的杰森)探索,找到關鍵的迷宮并由杰森下車進行迷宮攻略與BOSS戰。戰車的操作手感并不困難,初始階段玩家便可以進行跳躍,而之后通過擊敗各個迷宮中的BOSS,也會逐步取得各種強化升級。玩家的戰車除了主炮之外,還能解鎖三種不同的副武器包括:最基本的導彈、鐳射激光和多彈頭式飛彈,這些武器都需要獲取補給才能使用。
雖然并非是如同銀河戰士一樣的巨型開放地圖,而是被分成了8個關卡推進,但開發組還是用有限的機能,給每一個的風格與廣闊程度提供了不少樂趣。戰車之后不僅可以發射飛彈,甚至還能學會游泳、懸浮、壁面行走等技能,而隨之而來的則是更為豐富巧妙的關卡設計。
合金彈頭的戰車一部分靈感原型便是參考了本作。
雖然在平面關卡中杰森顯得很脆弱,不僅戰斗力低下還有著跌落傷害,但當他進入迷宮后就顯得輕松了許多(也許可以理解為外面的怪物都是迷宮里BOSS級的存在?)。在這些迷宮中,玩家用步槍或手榴彈與突變體戰斗,并能通過收集膠囊升級槍械威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受到攻擊便會減低武器等級。
游戲有一個BUG:如果玩家對部分BOSS投擲手雷,當爆炸的動畫效果停留在敵人身上時暫停,這時BOSS受到的傷害仍然會疊加在身上,一旦解除了暫停便會立即殺死對方。
“地下城”的玩法類似于塞爾達.
玩家有多種升級強化需要收集。
本作被任天堂的歐美地區選為“Worlds of Power”,一個以漫畫與小說形式推出的FC游戲推廣計劃的一員,在當時被選中的作品都是來頭不小或是有著極高人氣的,足以看出本作在歐美地區的名氣。
游戲的難度,尤其是日版的難度很高,當年通關的人寥寥無幾,除了后期令人絕望的戰斗難度外,一些諸如“從致死的高度跳下,并在臨近地面時抓住空中一小截梯子”這種只能背版的玩法也令人崩潰。而最令人難以忍受的,當屬游戲沒有提供記錄功能,甚至連密碼選關都沒有,給本身就偏長的流程帶來了許多麻煩。
本作的美版獲得了極高的贊譽,修改了的劇情雖然胡扯,卻比日版要有著更高的辨識度,而且當年讓許多人談之色變的“信仰之躍”也被修改掉,讓整體流程更為流暢。但是Sunsoft好像并沒有對其很上心,續作直接就交給了海外開發組,而之后也只是不停的推出掌機移植版,讓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難以提升。
兩個地區版本開場不一樣,而新作與美版都是從洞穴中出發。
名氣極低的續作
這個系列后來推出了幾個移植版,與兩個勉強算是續作的游戲,它們分別是——
Blaster Master Boy /?1990 /?Game Boy
Blaster Master 2 ? ? / 1993 /?MD
メタファイトEX ? ? / 2000 /?Game Boy Color
Blasting Again ? ? ? ?/ 2000 / PS

MD版


Blaster Master Boy
呃啊.....我真的要講這個嗎?
就和上面的標題一樣,本作其實并非是真正的Blaster Master,而是把日本發售的Bomber King: Scenario 2 —— 一個在FC上推出的炸彈人動作版續作。由于這兩部作品在日本也被視為黑歷史,于是sun就把本作的名稱換成了在歐美口碑更好的Blaster Master。(在美國地區,FC上的Bomber King初代,又被換了個名字叫RoboWarrior,其實本作還有和“精神續作,就是當年臭名昭著的“肌肉炸彈人”)
前作
游戲的劇情算是強行作為續集:在解決了前作的危機后,杰森發現世界各地仍然出現了一些突變體,于是他再次進入地下世界冒險。
因為是別的游戲改了名字的冒牌貨,所以和前作并沒有直接聯系,游戲的玩法只有仰視角的迷宮階段,戰車完全沒有出現。而主角的攻擊手段也變成了各種炸彈,而開發組除了標題之外,整個游戲的內容包括主角形象都沒有修改,杰森在游戲中還是炸彈人的造型。
sun日薄西山不是沒有道理的.......
扶額.......
Blaster Master 2
不要瞎jiba授權啊我說.....
在歐美的好評并沒有令sun給予這個系列太多重視,而是覺得“美國人傻!好騙!”,于是交給了早年的外包專業戶Software Creations開發,雖然談不上爛,但也只能算是MD時代大量快餐動作游戲的又一道小水花而已。
游戲整體思路還是保留著初代的核心,由索菲亞-3RD進行主要的流程與戰斗,在部分地形由杰森下車進行探索,本作加入了仰視角的戰車關卡,和橫版平臺的駕駛員關卡,算是一些保守的嘗試。
メタファイトEX
本作乍看之下只是FC版的移植,但實際內容卻做了不少修改,讓整個游戲更適應掌機環境。迷宮的內容被加強了不少,也許是為了彌補掌機在平臺游戲的不足,而對于仰視角卻有著先天的相性吧,這一改變也使得杰森本人有了更多的強化。
為了不讓玩家玩不下去,游戲還提供了無限續關和密碼存檔功能。
Blaster Master:Blasting Again
關于本作的標題 —— 對于歐美玩家來說,本作當然很容易便知道是Blaster Master的續作,但是在日本,本作實際上是一個全新的系列。sun在日版沒有采用過去的標題:超惑星戰記,而是直接改成了Blaster Master,也許它們也覺得這個名字更加知名吧。
游戲的劇情在1代的十幾年后,已經結婚并生下一對兄妹的杰森與夏娃仍然沒有根除突變體的威脅,杰森在與變得更加強大的敵人戰斗中犧牲,而夏娃在帶大兩個孩子后也去世了。現在,由他們的兩個孩子,以及全面強化后的索菲亞J9,將繼承父母的責任,擊敗再次來襲的突變體。
先不提我幾乎在所有2D游戲進入3D畫面的變革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決心和時間來適應(我至今仍沒有耐下心玩通任何一款3D任天堂游戲),這種隨便就把前作主角殺死的設定,對于早期的游戲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你殺個馬里奧給我看看?!
和所有那個時代的3D游戲一樣,如果是已經適應了現代游戲的操作,那么會對這種蹩腳的視角操作十分不適應。游戲整體上還算不錯,對于這個系列的特色保留得很好,畫面真的要說和同期的作品比也不差。
不過如今要去嘗試的話還是沒什么意義吧。



“NS出來怕不是要剁手剁到肩膀了”
標題來自機核某中年萌男。
30年前的游戲修修補補再拿出來賣,到底算不算騙錢,這個問題我想爭論到“黑暗之魂:真人翻滾版即將登陸Steam3平臺”的消息出來了還是會繼續。消費觀念這東西本來就是屬于個人的事情,廠商再胡鬧也是因為玩家有所需求吧,個人還是保持一個比較支持的態度的。
如果哪天說NS上面要用高清繪圖重制輻射2,怕不是連頭都能砍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