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一直頂著全亞洲第一藝術盛事的名號,為全球各大新晉畫廊帶來展示平臺,也為普羅大眾打開了亞洲當代藝術的視野。我想,若美是一種救贖,那這場盛會,便是一次新生。大量優秀的藝術作品,沒能親臨者不用懊喪,阿花為你現場報道啦。
文| 阿花
編輯| 阿花
圖片| 阿花實地拍攝
2017年的第五屆巴塞爾,匯集了全球34個國家或地區的241家畫廊。
大師云集
在這一次的藝博會上,作品更為多元——
有抽象巨匠德庫寧、趙無極、康定斯基;有原生藝術家讓·杜布菲;有涂鴉藝術家巴斯奎亞和基斯·哈林;還有畢加索、米羅、莫蘭迪、馬格利特、基里科等留名史冊的大師齊聚,堪稱頂級藝術盛會。
▲威廉·德·庫寧 (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荷蘭籍美國抽象主義畫家,新行動畫派大師
▲趙無極 (1921-2013)——華裔法國畫家,曾師從林風眠 | 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代表大師
▲讓·杜布菲 (Jean Dubuffet1901-1985 )——法國原生藝術家,直覺手法繪畫 |1977,Fugitif,絲網印刷
▲讓·米歇爾·巴斯奎亞 (Jean-Michel Basquiat 1960-1988 )——美國紐約黑人涂鴉藝術家 |1982,無題,水墨油畫棒
▲讓·米歇爾·巴斯奎亞 與安迪沃霍爾合作繪制
▲基斯·哈林 (Keith Haring)——美國涂鴉藝術家 |1989,Pop Shop,絲網版印
▲巴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1881-1973)——西班牙畫家,現代藝術創始人
▲畢加索 |1958,牛頭怪,油彩木板
▲畢加索 |1956,Tormented Faun’s Face,earthenware,embossed and painted-農牧之神折磨的臉,陶器、壓花和彩繪
▲胡安·米羅 (Joan Miro1893-1983)——西班牙畫家,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瓦西里·康定斯基 (1866-1944)——俄羅斯抽象藝術先驅,抽象藝術理論奠基人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意大利版畫家、油畫家,喜畫中間色 | 1948,靜物,畫布油畫
▲雷尼·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 | 1927,旅游盛季,帆布油畫
▲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意大利畫家,“形而上”繪畫造型手法 | 70年代前期,意大利廣場上的政客
▲喬治·德·基里科 | 60年代后期,赫克特·安德洛馬克
相關中、日藝術家
全球的畫廊和藝術家作品在此平臺上爭奇斗艷——
就中日而言,日本有被譽為“視覺夢幻大師”的前衛藝術家田名網敬一,也有超扁平風格的村上隆;而中國則是以先鋒火藥創作的蔡國強為首的當代藝術家以及黃丹、李舜等青年藝術家。
▲田名網敬一(Keiichi Tanaani)——畫作局部圖
▲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畫作局部圖
▲Haluk Akakce,2016
▲Toshio Yoshida,1954
▲黃丹,紙本水墨
▲蔡國強,火藥創作 | 2009,書頁草稿—野花,火藥、日本高知麻紙
▲李舜,以曝光方式在國內各大城市拍攝圖片并提取其元素信息,結合文字特性利用軟件制成的“天書”
多元的藝術形式
藝術形式也是眾彩紛呈——
有拼貼的波普、立體藝術,當代的裝置、綜合藝術,極簡、冷峻的抽象藝術,還有幽默、戲謔的涂鴉藝術。
▲Reena Saini Kallat,2015
▲Nalini Malani,印度畫家 | 2013,交通:沒有墻的房子,竹紙上丙烯、墨水和搪瓷反面
▲艾迪·馬丁內斯(Eddile Martinez)| 2017,無題,布面油畫與琺瑯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1987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1985,閱讀的亨利,丙烯酸和木炭粉、拼貼紙板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81
▲梁銓 | 1989-1990,兒子,色、墨、宣紙拼貼
▲喬治雅·盧賽爾(Georgia Russell),2016,帆布上亞克力、樹脂玻璃
▲拿比·那哈斯(Nabil Nahas),2017,畫布丙烯酸酯
▲Lucio Fontana(1899-1968)
▲Victor Pasmore(1908-1998),1964
▲Alberto Burri,1967,白色塑膠——使用塑膠、丙烯酸、可再分散乳膠粉及以燃燒方式在軟性纖維板上作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