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是一個集內容分享和閱讀社區的功能為一身的互聯網社區產品。其用戶分為“作者”和“讀者”兩大類群。作為一款內容型產品,讓讀者簡便、精準、高效地“發現內容”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功能,直接關聯到用戶的體驗。
簡書的目標受眾為對寫作、閱讀感興趣,并且樂于分享的人。根據百度指數的數據,從年齡上看,最喜歡搜索“簡書”的人群年齡集中于20-29歲,其次為30-39歲的區間,其他年齡段的人群占比較少。20-29歲年齡段的用戶,多為在校大學生,或者參加工作不久的職場人士,也就是俗稱的白領階層。30-39歲年齡段的用戶,多為事業、家庭已經趨于穩定的青壯年人群。男性對“簡書”的關注程度,遠超過女性。
從地域分布上看,關注簡書的人群集中于北京、江浙滬、廣東這些經濟發達的地帶。這些地區的人群,對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的需求更高,更可能關注簡書中有助于個人職業、精神等方面發展的內容。
總之簡書的用戶角色可以定位于知識水平較高的,重視精神內容的青壯年群體。其中又可以細分為學生和白領用戶兩大類,這兩類用戶在需求上應該會存在一定差異。
我們可以根據發現內容時,用戶的主動情況,將場景分為“主動發現內容”和“被動發現內容”兩大類。“主動發現內容”意味著用戶主動地通過“搜索”“關注”“瀏覽”等方式,積極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目的性和指向性更強;“被動發現內容”即指用戶通過“鏈接”“專題”“推薦”等線索,被動地接收到一些信息,目的性和指向性更弱。就簡書現有的功能來說,“主動發現內容”和“被動發現內容”各有以下幾種形式。
主動發現內容(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
直接搜索:用戶明確所需內容的方向、領域、關鍵詞等信息后,通過搜索框主動搜索內容。
歷史記錄:用戶想要了解過去關注過的某一領域的最新動態,通過查找歷史記錄搜索反推到該內容。
熱門:用戶想要了解時下的熱點問題,大多數人關注度比較高的話題,通過熱門列表獲取信息。
被動發現內容(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
意見領袖:用戶通過瀏覽關注的意見領袖(編輯、熱門作家等)的動態或評論,獲取到某一內容。
網站推薦:網站編輯呈現給用戶一些內容,由用戶自主選擇。
圈子推薦:簡書用戶可以關注自己喜歡的作者、文集或專題。關注的作者、文集或專題就成為了用戶在簡書上的社交圈子。用戶通過圈子中其他人的動態,獲取內容。
隨便看看:用戶無明確的指向性,隨機瀏覽,獲取感興趣的內容。
關聯內容:有當前內容引發的,對相關內容(文章、專題或作者)的需求。
角色A:在校大學生。正處于獲取知識的階段,喜歡關注時事熱點動態。并且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睡覺前會閱讀一篇美文。
場景A:每天睡覺之前,隨機閱讀一篇美文,靜心安神。
需求:如果當天有特別想要關注的主題或內容,則會采用主動搜索的方式。但是這種情況不多。更多地情況是被動地獲得某一篇美文來閱讀。被動搜索的方式有關注的作者的文章(意見領袖)、網站推送的一些文章(網站推薦)、在有相似愛好和習慣的用戶圈子中,尋找他們比較關注的文章(圈子推薦)、以及不帶目的地隨機看看和通過歷史記錄反向獲取最新內容。
場景B:在校大學生,在學習之余,想關注一下社會熱點新聞,拓寬眼界。
這時用戶更有可能通過主動瀏覽熱門文章,獲得想要的內容。在閱讀某一文章的過程中,可能會對相關的信息產生興趣,于是產生獲取關聯內容的需求。同時,在用戶沒有特定目的,或者是ta需要了解大家對某一熱點事件的看法時,ta更有可能產生搜索意見領袖的評論,或希望網站推送相關內容的需求。
角色B:剛剛進入社會的職場新人,希望在閑暇時間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職業技能,為以后的職場發展打好基礎。并且開始關注行業動態等更宏觀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場景C:希望在工作的閑暇時間,學習一門課外的技能。
當有明確的目標時,用戶會產生直接搜索的需求。同時也會希望網站時常推送給ta一些文章。在學習某些內容時,會產生了解相關知識的需求,進而希望獲取關聯內容的文章。最后,遇到某些問題不能解決時,ta也希望去了解行業大牛對問題的看法,產生通過意見領袖獲得內容的需求
場景D: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希望從更宏觀的層面了解行業動態,為以后的職業生涯做好規劃
此時,用戶可能會先去關注一些行業大牛的分析文章,從而產生了獲取意見領袖的內容的需求。同樣也會產生對關聯內容的需求。最后,用戶也會想要聽聽,自己在產品的圈子中,其他用戶的意見和建議,這就是圈子推薦的需求。
角色C:邁過而立之年,家庭、生活、事業都逐漸穩定下來的中年人士
場景E:當遇到夫妻情感,子女教育,中年危機等人生問題無法解決時,用戶想從網絡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和人生的建議。
此時用戶需要尋求網上的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產生獲得意見領袖的內容的需求。同時,ta也會和一些有著相似困惑的用戶組成一個社交圈子,通過圈子獲得內容,即產生了圈子推薦的需求。
在以上功能需求中,我們試圖從需求的差異化程度和對需求的強烈程度兩個維度,對需求分類。
這一象限包含“熱門”和“直接搜索兩個需求。”
“熱門”和“直接搜索”這兩個功能,用戶需求的強烈程度很高。幾乎每一類用戶都會使用到這兩個功能。但是這兩個功能已經非常成熟和通用,所用的產品都存在這樣兩個功能。因此,它們的差異化程度非常低,屬于通用的功能需求。
這一象限中包含“意見領袖”“關聯內容”“網站推薦”三個功能需求。
簡書的用戶可以分為創作者和閱讀者兩類。創作者又可以分為普通創作者與核心創作者兩類。其中,核心創作者具有審核、發布普通創作者文章,并將它們編輯成專題的權限,因此,他們可以被看作是高質量文章的主要輸出者。如果用戶想要尋找高質量的文章,很自然地會把核心創作者作為意見領袖,通過他們創建的專題獲得文章。簡書的“核心創作者”可以創建專題收錄其他用戶文章的權限,屬于比較獨創的一個功能。“意見領袖”這一需求的差異化程度也比較高。
用戶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因為聯想而產生對相關內容的需求。因此對關聯內容的需求也很高。
最后,簡書的網站推薦,可以看作是“意見領袖”的一種特殊形式。網站編輯的審核較為嚴格,會將優秀的投稿,編輯成“首頁投稿”這一專題推薦給用戶。因為這種權威性,用戶也很容易產生獲取網站推薦內容的需求。在用戶UGC之外,另外有一個意見領袖(網站編輯),對用戶的內容進行審核和發布,這一做法差異化程度也比較高。
這一象限中包含“圈子推薦”這個需求。
由于簡書可以讓用戶將作者、文集或專題都作為關注對象加入到自己的圈子中,因此這一功能的差異化程度比較高。但是另一方面,通過圈子查找內容的場景又不常見,因此它可以算作需求不強烈的內容。
這一象限中包含“隨便看看”和“歷史記錄”兩個需求。
一般來說,用戶總是或多或少帶著一定的目的來獲取內容的。完全隨機地瀏覽文章,來獲得所需內容的情況并不是很多。所以“隨便看看”需求的強烈程度不會很高,而且幾乎所有的內容型產品都會隨機呈現給用戶內容。所以這一需求也很通用。由于緩存的存在,用戶也不必通過專門的歷史記錄功能來查找自己過去查找過的內容,所以“歷史記錄”這一需求也屬于不強烈且通用的需求。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概括出重點需求為意見領袖、關聯內容、網站推薦、熱門、直接搜索5個需求。圈子推薦,隨便看看和歷史記錄,可以作為非重點需求。優先級排序如下:
作為一款內容型產品,簡書采用“重組”的方式,將碎片化的內容組織為了較大的集合。主要采用了列表和標簽的組織形式。
列表:根據內容的主題或體裁,將內容組織在“專題”或“網站推薦合集”中。方便用戶以內容的大致范圍或體裁,來獲取內容。這一方式可以滿足“意見領袖”“關聯內容”“網站推薦”“熱門”“直接搜索”“圈子推薦”的需求
標簽:為某一內容添加說明性質的標簽,方便用戶通過搜索找到相應內容。但是目前,在簡書中只能夠給“專題”添加標簽。通過標簽搜索到的也只是專題的列表。對于零散的文章尚無標簽的功能,只能通過關鍵詞搜索。這一方式可以滿足“直接搜索”和“關聯內容”的需求。